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就是即兴喜剧

(2014-05-17 03:08:22)
标签:

即兴喜剧

improv

comedy

文化

分类: 网络媒体和娱乐

“Break A Leg!” (“打断一条腿!”)
那是一个周三的黄昏,我正匆匆忙忙地穿过一片空地,迎面碰上一位老人。他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学生 - 每周四早上八点钟在他家,我教他中文,他教我希伯来语 - 他问我,你去哪儿?我说,我去上即兴喜剧训练课呢。然后他说了一句让我莫名其妙又毛骨悚然的话,他说 ”Well, break a leg then!” (好吧,去打断一条腿吧!) 我怔住了,禁不住问,“抱歉,这是什么意思?” 他看出我的惊讶,哈哈大笑。他解释说,这是一种对表演人士上台之前的祝福语,就好像说 “祝你好运”一样。我道了谢,然后就进入了教室,精神抖擞地准备打断无数条腿了。

“Yes, and…” (“是的,而且...”)
虽然我一直觉得自己颇有幽默感,也爱讲笑话,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一个喜剧演员,或者登台表演。我最近一次公开正式的表演经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小学四年级时和一位同学在学校的文艺活动里讲了一段相声。我印象很深刻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我和那位同学为了那五分钟不到的相声练习了好长时间,而且还因为我们脸上还破天荒地化了妆。
后来这不是看了不少情景喜剧么,从国产的“编辑部故事” 到美产的 “宋飞传”(Seinfeld) 和 “生活大爆炸” (Big Bang Theory) 以及动作喜剧 “黑名单” (Burn Notice), 就动了业余学习喜剧的念头。然后就在家附近的一个犹太社区中心,报了一个每周晚一次,每次两小时,共七周的即兴喜剧训练班。主要动力第一是,训练班教员看上去背景很厉害;第二是,学费太便宜了,才七十美刀,折合每周才十美刀,每小时才五块,也就一杯星巴克咖啡的价钱。
第一节课,老师和学生们一见面,没说几分钟,老师就开始让学生们上台表演,而且是轮流上台,一个都不能少。我心里说,妈妈咪呀,我啥经验都没有,我这不是瞎整么。好在咱脸皮厚,又考虑到作为唯一的中国人和亚裔,不能给咱族群丢脸,就豁出去了。说是表演,其实和幼儿园大班小班小朋友做游戏有点像。就是教员告诉在台上的学员,这个游戏的规则,然后学员就遵照相应规则开始表演。和一般的舞台表演不一样的是,没有剧本,没有导演,所以也就没有对台词,没有排练。观众就是学员和教员,有时教员也上台一起表演。

虽然没有剧本和台词,教员给我们发了一张很简单的即兴喜剧规则。第一条,她说,是喜剧的精髓,叫 “Yes, and” (是的,并且). 具体而言,就是台上在表演的时候,如果新的人加入,无论他们说的内容是什么或者看上去多么荒谬可笑,新人要接受这个内容,并且向前发展。比如,台上的人说他正在一条鲸鱼的肚子里面建了一个巨大的篮球场并且在投篮,新人加入的时候,就应该首先接受这个场景,并一起打篮球,而不是一上来就改变场景甚至拒绝接受这个场景。

这个听起来貌似很容易接受,可是也有很难的时候。比如,你一上场,台上的演员突然对你大喊大叫,对你进行愤怒地指责,说,“妈妈,你为什么在我一出生的时候,就抛弃了我!” 这个时候,未经即兴喜剧训练的普通人的反应可能是诧异和反驳,而我们则会接过这个指控,说

“娃儿呀,是的,你一出生我就被迫抛弃了你,而且我还被迫把你变成了一朵向日葵来保护你。”

“妈妈,是的,我变成向日葵以后好开心,后来还碰上了一个蜜蜂王子,和我结了婚。” “是的,那个蜜蜂王子把你带回了我们北极熊王国,我们现在又团聚了!”

你看,在这来来回回看似完全无厘头的对话里面,我们互相接下对方抛出的话头,一起编织出了一副最开始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形状的图案,最后却有像样的主题和结局。
七节课很快就上完了,学了不少东西,教员做完总结,问我们有什么问题。我举手问,为什么即兴喜剧不象站立喜剧一样,事先写好台词,可以排练呢?我原本一直以为这个训练班毕业之后,我也许可以重振我小学四年级那五分钟的辉煌,上台表演几个相声呢。
教员沉默了一下,大概在思考如何回答我这很初级的问题,然后说,即兴喜剧的魅力就在于没有剧本,不能排练和重来,只能乐观地接受并继续前行,这就像是我们的生活。我好像突然被高僧醍醐灌顶地点拨了佛经的要义一样,默默地点头称赞.


 “Play to the top of your head” (疯玩至上)
原本只想上七周训练课,然后就此打住。结果发现欲罢不能,每周只见一次的学员之间也有了默契,像是老朋友。于是我就决定继续再上一期,然后就是一期接着一期,上了好几年。即兴喜剧训练让人上瘾的地方有不少,在此稍微展开描述一下。
第一个是精神的放松。每周工作和家庭产生的各种琐事和压力,去了即兴喜剧训练班都会被放松。我们每次上课开始的时候,都会先站成一圈大家轮流发言。有的时候,教员会提示大家讲讲自己这周发生的最开心的事情;有的时候,会是自己觉得最烦躁的事情。每一次上课结束的时候,我们也会站成一圈,假想我们面对着一口巨大的锅,每个人向锅里面放对自己或者其他学员下一周的祝福,然后大家一起来从锅里取这些祝福,再击掌结束。听起来类似一些宗教组织的信徒聚会,很大的区别在于,教员和我们在精神上是平等的,学员之间也不会用任何宗教的教义来评判任何人,更有趣的是,我们的分享并不需要完全真实和坦白,可以本身就是一种即兴喜剧的创作。比如说,某个学员完全可以说,我这周刚刚又中了一个三亿元的体育彩票,好烦恼。当然,大部分时候,学员们分享的都真的是自己工作上和家庭里的开心事和烦心事。可是因为我们基本上都是陌生人,我们除了在训练班见面,完全互相之间都不认识,也不联系,更不知道互相的职业和全名,大家并不担心有太多隐私的泄漏。

第二个是情绪上的渲泄。在表演时,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情绪,有时是自发的,有时是教员指定的。这些情绪的渲泄不仅不会招致任何的负面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仿佛像有人搓澡那般轻松,又像是每一块肌肉和骨头都被按摩过。这一点,尤其是对非专业表演职业的成年人而言,这样的机会实在太少太珍贵了。成年人的每一天,在职场有严格的角色要求,在家庭也有相应的期望,渐渐地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或者深埋某些情绪,或者丧失了正常或者正面表达这些往往是负面情绪的能力,就像很多男人成年以后就很少哭泣一样。在即兴喜剧中,我们常常发现,这些情绪的表达和渲泄,渐渐地在我们身上开始恢复。在表演中,我们还会尝试自己从来不曾有过的情绪,或者我们的社会人角色根本不可能体验的情绪,得到对自己内心世界和情绪系统全新的体验。我们可以在前一刻,是一个刚出狱戒毒成功的纽约变性人宣布竞选联合国秘书长,然后随着教员的一个提示,突然成了宣布破产并急需去当铺变卖皇冠抵债的英国女皇在半路遇上外星人。荒诞中的现实和现实中的荒诞,在我们看来皆有可能,我们并不去用理性去判断这些时刻是否可能,而是用感性去演绎彼时彼刻的那些情绪。
第三是体力和脑力的激荡。即兴喜剧从来都不是只站在那里耍嘴皮子,通常都有很多夸张的形体语言和幽默急智的话语同时呈现在舞台上。无论年纪大小,若干学员在台上翻滚跳跃,对我们来说是常事。有一次,教员别出心裁,把我们整个班带出教室,在外面突然玩起了老鹰抓小鸟的游戏,于是我们这十几个平均年龄估计在五十岁左右的老孩子们,就开始疯玩起来了。那一刻,我们玩得非常投入和认真。
即兴喜剧有不少套路,是介乎于智力竞赛和休闲游戏之间的,比如有一个 “外国专家” (Foreign Expert),两个学员上场。其中一个表演一位来访的外国专家,另外一个是翻译。这个表演开始的时候,会请观众们指定一个专家要讨论的话题,以及这位专家演讲使用的语种,任何语种。可想而知,观众们常常会指定一个非常可笑或者枯燥的话题,以及很冷门的语种,比如 “用阿尔巴尼亚语介绍一下火星上有多少种细菌”。外国专家开始用想象中的阿尔巴尼亚语滔滔不绝地演讲,当然是没有人能听懂。站在一旁的翻译,可以是面无表情或者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地开始翻译,也完全是自行创作。常常让听众笑翻天的是,外国专家兴奋地讲了很大一段话,翻译冷冷地翻译成两个字 “所以呢“;或者是外国专家只吐了一个词,翻译上窜下跳地翻译了好长一段话。时不时,在表演当中,专家和翻译还可能会进行沟通,甚至争吵起来。这里面的互相配合以及表演的空间很大,表演得逼真入戏的时候,真的好像在听一场很有特色很让人哄堂大笑却又收益匪浅的外国专家专题讲座。


"If you are having fun, the audiences will have fun“(你自在,大家都自在)
陆陆续续地这么上了两年,我觉得每周三的晚上是我最开心最向往的时刻。我带过我的家人和朋友去旁观我们的训练班表演,无一例外地,他们被邀请一起参加我们当晚的活动,包括我的一点英文都不懂的妈妈,语言完全不是一个障碍。
然后就在那一期的最后一堂课时,教员突然宣布她会停止在这个社区中心的训练班,而开始在另一个城市的剧场授课,她欢迎我们大家继续在那个剧场上她的课。这是夏天开始前,我们都忙,我想,过了夏天我再去上课吧。
夏天过了,我打电话、发邮件给我的即兴喜剧教员,要报名上课。却很奇怪地完全没有任何回音,去问那个剧场也说,没有这回事。这位教员似乎就突然地人间蒸发了。我后来再尝试了几次寻找她未果,就放弃了。
她已经教会了我很多,人生就是即兴喜剧,我接受她给我们设计的场景,继续前行吧。


 附录:Elements of Improv | 即兴喜剧十条准则
作者:特里三德女士 | By Terry Sand (我的启蒙和唯一的即兴喜剧教员)
翻译:永喜马人 | Translated by Forever Himalayan
2010 年 秋天 | Fall 2010

1. Yes/and adjustment | 永不言弃

2. Your first idea is the right idea | 保持你最初的梦想

3. Create together while resolving external conflict points |在解决冲突中,一起创造

4. Make the other performer look good|得人一尺,敬人一丈

5. If you are having fun, the audiences will have fun|你自在,大家都自在

6. Play to the top of your head|不享乐,毋宁死

7. Don't let the logic impede your fancy |感性高于理性

8. Emotions color your characters|真汉子,真性情

9. Face front|直面人生的大舞台

10. Listen, have fun, or fake having fun|全心倾听并(貌似)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