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如何避免进入早期阅读的误区

(2015-04-15 00:59:49)
标签:

育儿

爱上阅读才会爱上识字

快乐识字童话绘本

阅读与游戏

赵明亲子阅读演讲稿

分类: 育儿观点

      一、关于早期阅读的误区

       误区1:早期阅读就是让孩子认识很多字,让他们自主阅读。

       我的态度是一个字:不!

       这件事,从2009年开始,就在新浪亲子上有了正方与反方的争议。事实证明,当年那些把阅读与游戏重于识字的家长已经开始收获甜美的果实:他们的孩子成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识字,只是学习语文的工具,阅读与游戏,才是0-6岁孩子学习节气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今天这么说,也许会被很多人扔砖,但我必须实话实说!

       误区2:识字比阅读更重要。

       我认为只有爱上阅读,才会爱上识字,兴趣才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一定是低效和无效的。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工具。有了想学的欲望,自然会拿起这个工具的。因为有了想阅读的欲望,才会去闯识字关。然后,因为识的字越来越多,阅读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就这样周而复始,识字和阅读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而这种良性的循环才会让孩子得到各种各样的能量。

       误区3:应该让孩子在上学前就成为”识字大王“,让他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很多孩子确实在上学前成了“识字大王”,可是,往往这些孩子最容易成为厌学者,这样的孩子我见到过太多太多了。这是为什么呢?

       不知从何时开始,很多家长把识很多字当作了学龄前孩子必须完成的任务。理由是识字越多阅读能力就越强,阅读能力越强语文水平就越高。要想语文学得好,阅读能力确实很重要。关键是,如果方法不正确,就会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

       我的邻居杨萍离婚后出了国,把儿子小翔留在国内让父母带。两个老人把家里能贴字的地方全都贴满了字。孩子三岁多时就能认一千多字,背几百首古诗词。

       有一天,两个老人带小翔上街,小翔突然尿急,外公说:“厕所就在前面,门上有字,你认识的。快去。”可是,小翔还是尿在裤子上了,因为他没有找到厕所。“那两个字和家里贴的地方不一样。”小翔委屈地说。

小翔上了小学后,成绩并不理想,到了小学三年级后,经常逃学,小翔的外公和外婆为此非常伤心,百思不得其解。小翔是典型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受害者。

      二、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提出“有意义学习”,这是一个和“机械学习”相对立的概念,也是他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才可能产生高效能。而那些“机械学习”只能产生低效甚至无效。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个理论。

     三、学龄前成识字机器破坏了孩子的成长节气。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这样描述:“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孩子读书写字的最好方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字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

       这种把识字与阅读割裂开来的教育方法,不但扼杀了幼儿的阅读兴趣,而且也让识字成了低效能的学习。

孩子三四岁以后确实对认字发生了兴趣,很多家长害怕如果不抓住这个时机,可能会耽误了孩子后面的学习。其实这只是孩子进入了符号敏感期,在幼儿的眼里,这些文字只不过是一些符号而已。如果我们以为这就是孩子识字期的开始,让孩子提前进入“小学期”,那是对孩子学习节气的误解,受损失最大的就是孩子。

      特别要提醒的是,幼儿的腕关节还处于发育中,不适合长时间握笔,幼儿的有意注意力时间也很短,越小的孩子有意注意力的时间就越短。这些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特点都不适合幼儿提前进入识字和写字。当孩子进入符号敏感期后,家长只要让孩子“浅尝辄止”就可以了。让他明白,中国汉字很有趣,它是今后学习各种本领的金钥匙,只有手握这把金钥匙,才能打开一扇扇学习的窗户。让他了解一些有趣的汉字的识字知识也是可以的。当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家长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四、期刊和绘本的比较

        1.让早期阅读充满期待感。

       我觉得培养孩子的期待感是很重要的,有期待感是幸福的,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让孩子能对正在读的书有较高的关注度,因为期待,也会更珍惜。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图书都是一套套卖的,无论是实体店,还是当当这样的网络平台。很多家长对我说,我给孩子买了好多套书,一套10本,看个1、2本,就不看了。中医里有一个病症,叫积食。主要是指小孩子吃得过量,损伤脾胃,使得肠胃消化不良。现在很多家庭给孩子买书时,一买就是一大堆,对于孩子来说,就可能会产生阅读上的积食。

       我的儿子上了幼儿园后,我给他订阅了当时国内最优秀的幼儿画刊。每个月,他都会像等待老朋友一样期待着新刊的到来。每次都会很准确地找到他最喜欢的栏目让我讲给他听。后来,他的一幅《鸡的一家》还被《小朋友》杂志选中刊登出来。他拿着那本《小朋友》从这家跑到那家,向邻居们展示他的成果。那种幸福感,是巧克力、糖果,新衣服、新玩具所不能带来的。

        所以,给孩子订阅优秀的幼儿期刊,也是培养孩子期待感的很好的做法。

       2.期刊有助于延长孩子的专注力时间。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很短的。实验证明,孩子有意注意力的时间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延长,l 岁以下的婴儿不超过15 秒,1岁半的宝宝对有兴趣的事物,可集中注意5分钟以上,2岁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时间约为7分钟,3岁平均约9为分钟,4岁平均约为12分钟,5岁平均约为14分钟。 从这些数据看来,小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持续太久,也很容易被转移开来。而期刊里面的内容丰富,不仅有故事、有儿歌、有游戏、能动手,能动脑,很好的拉开了阅读的节奏,延长了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

       3.期刊让孩子感受到本土化。

       现在讲绘本,大都指的是引进版的绘本。

       而我认为只有原创,才能更接地气,更贴近我们孩子的生活,更符合我们的国情。

       著名画家、儿童文学作家王晓明先生就为《益智画册》写过一个功夫芝麻的故事。这个功夫本来就是孩子很向往,很崇拜的一件东西,又有一种神秘感。而这个功夫又是太中国化了。而让一粒芝麻来练功夫,这也就只有童话里才有的想象力。故事最后,功夫芝麻在广场上为大家表演功夫,伴奏的音乐就是屠洪刚的《中国功夫》,有的幼儿园,比如杭州很有名的幼师附属幼儿园,每天早上的晨操就是用《中国功夫》做配乐,练一套简单的中国功夫,那孩子听到这个故事,该会是多么喜欢。引进的绘本再优秀,也不可能有这么贴近孩子生活,这么中国风,又极具想象力的故事的。

 

浅谈如何避免进入早期阅读的误区

浅谈如何避免进入早期阅读的误区


浅谈如何避免进入早期阅读的误区
       五、让自己成为快乐的故事妈妈和故事爸爸,陪着孩子共同成长。

         1、2006年,我首次知道台湾家长的“自救”良策:故事妈妈和故事爸爸!(举例,此处略)

         2、10年还不到,故事妈妈和故事爸爸开始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举例,此处略)

         3、和孩子们一起“玩”绘本,精彩绘本剧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童书中的奇葩!并改变很多家庭的命运。让更多孩子成为阅读的受益者。(举例,此处略)

         4、学历、经历不如学习力。今后的10年想要让孩子成为佼佼者,拼的就是父母的学习力!这个力如果得到了,谁也抢不走!这才是中国最成功家庭最厉害的“潜力股”!

        这次应《益智画册》的邀请来做这次演讲,实在是被这群办刊人给感动到了。他们给我寄了一年的刊物。到后来,我也像小朋友一样每个月都期待着这本刊物的到来。我是搞儿童文学创作的人,我也当过好几年儿童刊物的主编,我是很识货的,很负责任地说,这是一本目前在中国最好的幼儿刊物之一,是真正可以让孩子得到正能量的益智刊物。所以,不为别的,就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看到这本优秀的刊物。让更多的良田不再荒芜。让更多的孩子童年不再被浪费,我觉得我有责任来做这次演讲。

       愿今天来听我演讲的家庭都成为家庭教育成功的“潜力股”股东!

       想用下面的这段话作为今天演讲的结束语:

       童年时候的记忆是刻在脑海里的,成年后的记忆是写在沙滩上的!用亲子阅读去点亮孩子的心灯吧,心灯亮了,什么都亮了!

 

                                                                                赵明 

                                                                                2015年3月25日写于杭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