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为什么喜欢听故事和看图画书?
1、听故事和看图画书是儿童心理与身理成长的需求。
2、是儿童了解外部世界的途径。
3、是学习语言和模仿的开始。
4、是亲子关系的一种需求。父母给他讲故事,那种娓娓道来的声音,在儿童听来,是一种最美妙的音符。
二、图画书能让孩子得到什么?
1·让孩子得到快乐,幼儿在这种愉悦的状态中,大脑神经得到刺激,从而使脑电波起伏大,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快乐能让儿童的智力成倍增长!”这是科学的发现!
2·通过听故事和看图画书,让孩子从小得到文学的营养,学习到规范而优美的语言。同时培养孩子的语感,对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这种语言的烙印是一生的。“孟母三迁”求的就是能让儿子能从习文者那里学到“君子之言”啊。而这种“君子之言”我们现在完全可以通过讲故事和看图画书送给我们的孩子。
3·扩大词汇量,那些听熟了的词语和句型会不知不觉地存入大脑,有助于孩子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事物,自觉剔除一些语言垃圾。
4.让幼儿能了解到很多知识,这对开拓视野,增长智慧,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向往创新与探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5.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模仿能力。在复述故事中体会表达的成功和愉悦。孩子在复述故事时,家长要认真听,并要给予一定的鼓励,让他在被尊重和被肯定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6.使儿童养成专注的好习惯。而这一习惯的形成对儿童今后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7.优秀的故事绘本也是孩子们的好朋友。这些故事如果一开始能由父母讲给孩子听,然后让孩子看着绘本自己讲。这样的过程,会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留下最美好的回忆。除了增进亲子关系,更开拓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口头作文”的能力。(家长和老师可让孩子们给故事编不同的结尾。)
8.陶冶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从小热爱人类各种美好的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幽默、开朗、豁达、宽厚、正直、勇敢、勤劳、团结、助人、善良、机智、大方、自律、节俭、好学、上进。)而这些优秀品质也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巨大的财富!而且是没人能抢走的财富!
9.
培养儿童对色彩的美感和艺术的鉴赏力。优秀的童话故事绘本对儿童的艺术熏陶也是不可低估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0.优秀的故事绘本,是幼儿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好伙伴。一本优秀的故事绘本会让孩子经常翻阅,里面的知识也会让他温故而新。
前几天,从北师大谢影老师那里了解到,我的那套《快乐识字童话绘本》销售业绩很不错。我想,这套《快乐识字童话绘本》,除了上述的这些优势,它的意义还在于,不但能让孩子爱上童话故事,还满足了学龄前孩子在“符号敏感期”的生理需求。能通过一次次的看故事,听故事,认识相关汉字的偏旁部首,并认识很多这个偏旁部首相关的汉字。而这个过程是在看图画故事的过程中“快乐输入”大脑仓库的。
我当了那么多年的小学老师,我发现,凡是那些优秀的孩子,在入学前都是小小“故事迷”,家长也特别重视孩子的“听故事”。
我还发现,在优秀绘本的陪伴下长大的孩子,内心力量特别强大,抗压能力特别强,这让他们成才的机率大大提高。
我经常想起恩师陈伯吹先生对我说的话:“我很难相信,一个从小没有听故事和看童话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一颗正直而善良的心。”
三、家长如何把一本故事绘本用到淋漓尽致?
1.看故事,从读图到解图。
2.复述故事。
3.画故事。
4、编故事(编不同结尾)
5.和父母演故事。
6.自己编故事。
最后,我衷心祝愿我们的好爸爸和好妈妈,用故事滋润孩子的心田,用故事陪伴孩子成长。
曾被新浪推荐,博主也力荐的与此主题相关的博文:(点击标题即进入页面)
认字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任务吗?
幼儿认字少就不能阅读吗?
迷上阅读,才会爱上识字!
六个偏旁部首演绎的美妙故事
通过绘本激发孩子的多种能力!
我用“看图说话”来测试儿子的智商
困惑:到底要不要加入早教大潮?
零距离解读快乐识字童话绘本
让宝宝给故事编不同的结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