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妈妈育儿观观念改变孩子成才赵明博文 |
分类: 育儿观点 |
问:一然现在只爱看《西游记》,书也只看《西游记》,别的书都不看,怎么办?我怎么让她喜欢看其他图书呢?
答:孩子的阅读确实是需要大人来引导的。你的孩子只喜欢看《西游记》,那是因为她(他)还没有看到更吸引他的图书。就像没有登上过高山的人,你要他欣赏山下的风景,这可能吗?所以,作为家长,对儿童读物的了解特别重要。
儿子出生后,我爱上了儿童文学创作。从那时候开始,我才发现,我应该和儿子一起成长。很多优秀的童书不但教给你育儿的智慧,同样可以陶冶家长的情操。
问:我们家小慈在家里很活泼,但是不愿意和我一起去我的朋友家串门,告诉他那里有和他一样大的小朋友,可以一起玩,他就是不肯去,总之他很不合群,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玩,跟他说也没用!不知道怎么办?
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一开始妈妈可以带着他去串门,当然,最好是带着主题去。比如,在春节时,可以带着孩子去拜访亲朋好友,在去以前,可以给他讲一些中国春节的习俗,让他准备好一些向长辈们问好的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大方和乐于和别人打交道也需要慢慢地培养。家长在进行这些训练时,千万要注意节奏,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孩子有一点小进步,都要及时表扬。慢慢地,他就会觉得与人打交道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赵老师,您好!
一直以来,我儿子小宝都是非常大方的,愿意给与别人分享吃的或玩的;可现在不肯了,有时还会动手打人,就连我们做父母的有时都不能动他的东西.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现象,难道是越大越小气吗?再这样发展下去,我担心会没有小
...
答:这也是习惯的问题。孩子大方或不大方都应该有度。但家长一定要告诉他什么习惯好,什么习惯不好。好就要表扬和奖励。这个奖励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可以是一次早晨起来看日出,“看看太阳长得怎么样?”的活动。然后回来让孩子画一画自己看到的太阳。一个拥抱,一个亲吻,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和他一起做游戏……
如果因为别人的分享而打人,那一定要给他指出,这是不好的习惯,只有野蛮人才会这样。一开始可以口头警告,但如果还打人,那就可以取消某一样已经答应他的事情。而且告诉他,他这样做,爸爸和妈妈都很难过,而且绝对不允许。奖罚一定要分明。
赵老师,现在都兴给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啊?一然3岁了,我该不该也让她学点什么?总怕晚了,落后于别人了。又怕孩子太累了" ……纠结啊!
答:你应该让她好好地玩。在玩中学,学中玩,童年是多么短暂啊。为什么要用这个班那个班夺走孩子玩的时间呢?
答:如果背诗是你家孩子现在就喜欢的事,那你就让他去背。但如果说这件事他一点兴趣也没有,就是背了也是白背。很快就会遗忘的。就像很多所谓的神童,四岁就会背几百首唐诗宋词,会做很多数学题,但后来没有成才的也有很多。兴趣是孩子成才的翅膀。
问:今天听通知说,赵老师会谈到科普剧,我稍微了解了一点,我家水水也还太小,可能对这种表演之类还要等个好几年吧,呵呵。就问个问题,赵老师觉得,爱科学爱自然是从孩子出生就可以培养起来的吗?……
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关于科普剧也好,科普图书也好,其实重心并不在“剧”或“书”上,重心都在让孩子从小就对“发现”感兴趣。养成“发现”的好习惯。发现身边有趣的事,发现大自然神奇的变化,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这些对一个孩子的成才实在是太重要了。授人“鱼”是一时,授人“渔”是长久。
科学研究发现,一个孩子在10岁以前如果不培养对科学的兴趣,那么在他后面长长的几十年中,很难引发他对科学的兴趣。我觉得,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对科学都没有兴趣,不但会少了很多资讯,也少了很多乐趣。生活质量也会下降。所以说,父母如果让孩子从小养成“发现”的习惯,就等于送给了他一笔巨大的“财富”。
问:赵老师,您好!
一直很期待这个访谈,不过今天可差一点就错过了,我宝宝过几天就十个月了,从六个多月开始就教他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挥挥手表示再见呀,拍拍手表示欢迎等等,有一些他是自己学会的,比如……
赵老师,您好,我想咨询一个问题:我家的烨宝宝三岁多了,不过对我太过于依赖了,白天表现很好,可一到晚上,就不肯跟着别人,必须有我在,才能上床睡觉!否则,会一直等着我!也跟她讲道理,可是,从没奏效!现在,害得我晚上都不敢出门了!怎么办啊?……
答:会有这样的过程的。你要学会慢慢地“放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学会慢慢地放手。就像小鹰学飞一样,鹰妈妈如果老是担心小鹰会摔到悬崖峭壁下,那么小鹰也许永远也不会自己飞翔了。妈妈的心越“软”,孩子的翅膀也会越“软”。
后一篇:美味又营养的黄瓜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