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闹了,杀手锏来了!
(2009-09-25 01:00:40)
标签:
家长与孩子较量根基心理暗示大哭大闹杀手锏赵明 |
分类: 育儿观点 |
看到好吃的糖果和巧克力,看到好玩的玩具,想再看一本动画片,想和小朋友再玩一会儿,想让妈妈把街上的小狗带回家……,当达不到这些目的时,有些孩子有时就会用大哭大闹当武器,而且往往会选择有客人来或者是在公共场所(比如商店里、影院里等)。当他们发现屡试屡胜后,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就会感觉到这是他们对付父母最有力的杀手锏。
倩倩一直想买那个和文文一样的芭比娃娃。可是她已经有好几个娃娃了,妈妈就没有答应她的要求。一日,妈妈的朋友来做客,妈妈用冰淇淋招待客人,给倩倩的小碗里也勺了一些。倩倩吃完了还想吃,妈妈没答应。倩倩就哭了起来。妈妈的朋友说:“这么热的天,就再给她吃一点吧。”妈妈碍着朋友的面子,就又给倩倩勺了一些。
某日,妈妈带倩倩到文文家里去玩,倩倩看见文文抱着那个芭比娃娃,就对妈妈说:“妈妈,你也给我买一个吧。我要和文文一样的娃娃。”
“你不是有很多娃娃了吗?要那么多娃娃干什么啊?”
“我的那些娃娃都没有这个好,我要嘛,我就要和文文一样的!你不给我买,你就是一个坏妈妈!”
接下来的场面就是以倩倩大哭大闹开场,文文妈妈劝说为插曲,看见女儿哭得嗓子都哑了,那种得不到芭比娃娃就不罢休的架势,倩倩妈妈只要以投降而收场。带着哭得精疲力尽,眼睛肿得像桃子的女儿直奔商场,当然还得文文妈妈一起陪同,总算把那个芭比娃娃请回了家。
晚上,倩倩妈妈看了看睡觉都抱着芭比娃娃的女儿,发现她好像在睡梦中还在抽泣,又扫了一眼倩倩房间里几个还很新的芭比娃娃,除了心疼自己那花掉的银子,疲惫不堪的倩倩妈觉得非常无奈。
从此以后,倩倩就把一哭二闹三耍赖当作了自己的杀手锏。而每次败下阵来的就是倩倩的父母。
孩子有杀手锏,父母为什么不可以有?
哈哈,想知道父母可以怎样拥有治疗“一哭二闹三耍赖”的杀手锏吗?
前段时间,我可是亲历了一场母女较量的现场。真是太精彩了!
想听,想听,就请明天来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