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提高写作水平的“秘密”

(2009-09-02 16:15:08)
标签:

热爱阅读

激发自信

有感而发

赵明

育儿

分类: 育儿观点

让孩子提高写作水平的“秘密”

先做个小小的总结,写作改变了我的命运。对我个人而言,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事实:

第一,找了个作家当老公,几十年风风雨雨,且不说他其他方面的优点,至少有一点让我甚感欣慰,他不枯燥。年过半百的他,骨子里的风流倜傥仍不减当年,每天看书已成习惯,天下大事了如指掌,吟诗作赋更胜当年。一展充满磁性的歌喉时,绝对可以震倒很多人(其中就有我)。在我还是少女时,每当我看到那些整日价百无聊赖的老男人,我就想,以后我要嫁人就要嫁至少是有情趣的人。不怕穷,就怕无聊。最好嫁一个作家。记得有一位我很崇拜的作家曾说过,无聊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

第二,因为喜欢写作,当年几百人竞争一个教师的岗位时,我成了胜利者。

第三,因为喜欢写作,我终于圆了自己的梦,当了一个出版人。而且还是一个从事过所有出版载体的专业出版人。我从事过电子音像出版、图书出版、期刊出版、现在又在从事无线出版(手机平台),即将从事3G的出版。

第四,因为喜欢写作,我成了一个写书的人(大众称为作家的那类人)。

第五,因为喜欢写作,我始终在挑战自我,在寻找一条最能展示自我价值的路,在寻求一个最能适合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位置。

接下来,再讲个我自己走上创作道路的小故事。

很多人是被我现在的状态迷惑了,以为我小时候一定是个乖乖女,学习成绩一路领先,是学校里的佼佼者。其实不然。

我小时候的“淘”才是最出名的。

在三年级以前,按现在的“排名法”,我的成绩在班里只能算是中下了。

我是怎样爱上写作的呢?

三年级以前,虽然我的成绩不出跳,但我超喜欢看课外书。而且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搞到书看。会用我仅有的几本书当作资本进行周转。现在想来,喜欢阅读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由于图书的周转,我认识了各路人马,而各路人马互相都是不认识的,他们都只和我单线联系,我就这样像个商人一样,把我知道的几十个图书拥有者的书进行周转。每个人都很感谢我,他们和我一样,虽然只拥有几本书,却因为这样的周转看到了很多书。

感谢我的父母的开明与大方,我们家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儿童乐园”。我的任何一路朋友到我们家来,总会受到我父母的热情款待。我们家的山东水饺和山东大红枣吸引了好多的小馋虫。有时候,就为了一只水饺,我就能借到一本好看的书。

因为书看得多了,我就会想出很多好玩的花样精出来。比如,我会先绘声绘色地把几个男孩召集在一起“开会”(是从我父母那儿听来的,很多人在一起说话在我看来就是开会)。我就开始给他们讲故事,讲完后,我们就模仿故事中的剧情来表演,所有的角色都由我来分配。我最喜欢给这帮傻小子讲冰雪王后的故事。然后,在他们每个人的脖子上套上一根绳子,把藤椅的背贴在地面上,让这帮男孩当马拖着藤椅,一会儿跑,一会儿走,一会儿停,全听我的指挥。我们玩得不亦乐乎。(呜呜,我们家的藤椅不是坐破的,全是被那群“马”在马路上拖破的。)

三年级的儿童节前,老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讲了台湾儿童和非洲儿童的痛苦生活,描绘了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悲惨状况,旨在让我们要满足,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且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有朝一日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解救出来。我记得,当时我们班很多女生都哭了起来。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写一篇作文,算是六一前的献礼。

我写的那篇作文题目是《让我变成一只小鸟》,大意是,变成小鸟后就能飞到非洲去了,就能去解救那些水深火热中的小朋友了。那作文估计写得还蛮煽情的吧,否则也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

六一前的某天,我刚走进校门,就看到了异样的目光,“她就是赵明!”“就是她写的!”后来,我被同学们拥戴着来到学校的玻璃橱窗前。天哪,当时我只觉得心跳加快,所有的热血都在往上涌。

我的那篇作文竟然和我的照片一起被展示在学校的橱窗里。而且还是用毛笔小楷写的。那篇作文,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学校的“名人”。也就是从那天起,我忽然有了一个梦想:我长大了要当一名作家!

从那以后,我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特别是语文。记得当时班里黑板报成了我的“地盘”。每年的儿童节所有的节目也全是我领着排。每次都成为全校最棒的节目。而且,我还多次被请到其他学校去当“小教练”和“小导演”(我那时读小学四年级)。现在想想,真的是很好玩。

几十年后,我真的走上了“作家”这条路。我永远感谢那位把我的作文用小楷抄下来贴到橱窗里展示的语文老师。是他,点燃了我的自信心。是他,让一个原本很可能会平庸的女孩有了自己的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