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面对孩子的“知识饥渴症”?

(2009-02-12 21:49:50)
标签:

成长烦恼

知识饥渴

应材施教

对症下药

快乐育儿

赵明原创

育儿

分类: 育儿观点
如何面对孩子的“知识饥渴症”?
我和叮当一家是在我们举办的一次亲子游活动时认识的。
那次亲子游,叮当妈和叮当爸是开着车来到目的地的。叮当爸一看就是个典型的“新好男人”,相信在他的眼里,最美的女人就是叮当妈,最可爱的孩子就是叮当。
我和这一家子特投缘,成了很好的朋友。叮当妈和叮当爸对我说,从此以后,每年夏天,他们一家人就跟定我了,我到哪里,他们一家就到哪里。
说实话,叮当是蛮皮的,可叮当妈告诉我,叮当长到这么大,叮当爸还从没打过他。这是需要怎么样的爱心和耐心啊。这么皮的男孩子,长到8岁了,该干过多少淘气的事啊。
第二年到温州,我就很想见见他们。可算了一下时间,我好像只有在到的那天晚上才有时间和他们碰个面。其余时间都已排满了。
叮当妈和叮当爸开着车来接我,我们一起去吃夜宵。边吃边聊。
席间,很自然地说起叮当。叮当妈的脸上就挂满了阴云。这个阴云来自叮当。
叮当在那天下午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他把班里那只还残留着矿泉水的水桶从楼上扔下去了。老师就把叮当妈和叮当爸请到了学校。让他们好好教育这个顽童。叮当妈说,她因为叮当的原因,经常和叮当爸一起到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让她好没面子,她说没面子她也习惯了,最担心叮当再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我问叮当妈,叮当的学习成绩如何。叮当妈说,他最喜欢考试,老在问什么时候考试。成绩很不错。老师说他就是因为在学习上没困难,所以就闲不住要捣蛋。总之,叮当已经成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
我们在那个晚上说的最多的是叮当。我说我感觉叮当是患了“知识饥渴症”。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无法满足像他这样的学生。他感到无聊。
对于“扔桶事件”我认为首先要了解他为什么要扔桶。我分析,叮当很可能从哪里听到过,残留在桶里的矿泉水有很多细菌,怕同学喝了生病,就扔下楼去。如果是这样,则一定要让他明白,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野蛮的、错误的。
第二天晚上,我和温州实验小学的朋友们聚会,回到宾馆后,叮当妈和叮当爸来看我,我刚要关门时,叮当溜进来了。
如何面对孩子的“知识饥渴症”?
(可爱的“知识饥渴症”患者叮当同学就这样被我们相拥着。) 
叮当妈说,叮当知道爸爸妈妈要到我这儿来,就要跟着来,不让来,就哭了。叮当妈说,叮当从来没有这样过。所以再晚也得带他来了。
叮当妈悄悄地告诉我,我对“扔桶事件”的分析是对的。他们已和老师沟通,处理好了这件事。
这天晚上,我们一起欣赏了我在白天拍的温州实验小学的照片。我像个讲解员,为每幅照片进行介绍。叮当一直很安静地听着,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眼睛里充满了向往和羡慕。特别是看到两个小伙伴在家里搞科学实验,他的眼睛都放光了。
我们在夜色里快乐地告别。
回杭后不久,接到叮当妈的电话,她在电话里告诉我,那个晚上来得太值了。他们正在家里为叮当开辟一个实验室。叮当也和他们一起快乐地忙碌着。他们要让儿子的生活里充满乐趣,要让儿子每天忙而快乐着,快乐着而智慧着。
叮当妈告诉我,她和叮当爸明白了一件事,做家长的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老师要教那么多孩子,他们要做的是普及教育,而不是对哪一棵小苗精耕细作。能救孩子的,没有别人,只有父母!
叮当妈能把自己的忧虑化成行动,这真的很好,也真的很有用。
叮当第一次参加我们亲子游的时候只有小学一年级,下学期他要升小学五年级了。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每一年的夏天,我都会和他们一家人相聚一周左右的时间,因为他们每年都会参加我举办的亲子夏令营。从海洋,到森林,从森林到草原。今年,他们一家还会和我一起共赴祖国的宝岛台湾。
在夏令营里,叮当的爸爸妈妈和其他家长交流着育儿的得与失,心得与体会。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向他们讨教着育儿的方法。探讨着对患有“知识饥渴症”的叮当该如何应材施教。
叮当第二年就转学了。新学校和新老师让叮当有了新的感觉,他非常喜欢新学校和新老师。
每次见到他都有一种感觉:这孩子越变越好了,越变越帅了,越变越机灵了!
如何面对孩子的“知识饥渴症”?
(这张照片第一排右边戴草帽的男孩就是叮当,他的父母站在最后一排,左边那个头上装饰得像水草的男士就是叮当爸,站在他旁边的红衣女子就是叮当妈。他们表演的科普剧是《青蛙和大雁》。关于去年夏令营的精彩故事,本博稍后会撰文阐述。)
如何面对孩子的“知识饥渴症”?
(两位爸爸在科普剧里扮演水草,那个脸被“水草”遮住的爸爸就是叮当爸了。没有被儿子的“知识饥渴症”整晕的叮当爸和叮当妈,和儿子一起快乐地成长。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当父母也是人生重要的一门功课!”。)      链接:叮当妈的博客
 
向您推荐下面的这些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