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零距离洞察小人可怕戕害 |
分类: 文学原创 |
每年年底,我都会用一些时间来整理文件和资料,今天整理资料时发现了我在五年前为《零距离洞察》写的序言。重温这本书的序言,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五年前,做一个畅销书作家和做《小爱迪生》就像两条道路摆在我的面前,我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我选择了做《小爱迪生》。当时,我已经完成了《零距离洞察》这本书的提纲和序言。还给自己取了个好听的笔名:蓝波。出版社也做好了一切宣传和营销的方案。大有箭拔弩张的架势。责任编辑L是个很有经验的资深出版家,为此书的出版和后期活动可谓费尽了心思,且大有获胜的信心。当时的气势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我邂逅了《小爱迪生》,而且是“一见钟情”,深知自己已经“深陷其中,不可自
再过几天,就是2008年了,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朋友们,祝你们都能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远离小人的陷阱,让自己活得更好一点!
我们暂且不对这些看相者做道德的评判,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他们深谙在这个世界上处处有小人,而且不管是谁,或多或少都吃过或正在吃小人的苦头。他们太会察颜观色了,他们从这些行色匆匆的脸上嗅到了小人们的踪迹。于是,抛出一句“你如果能停下来听我说几句,就能逢凶化吉。”轻轻松松就骗走了那些“猎物”们口袋里的钱。
大凡这些江湖骗子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本身就是小人,他们行走江湖,结交三教九流,与各色小人打交道,他们了解小人就像了解他们自己一样。他们知道人们既害怕小人又痛恨小人,而且拿这些小人无可奈何。
人们为什么这么害怕和痛恨小人呢?什么是小人呢?如何来界定小人呢?说实话,本人也曾经多次深受小人的暗算。尽管我还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但不管怎么说,在那段时间里,我的身心是疲惫的,我的宝贵时间被这些无聊之极的暗算给活活宰割了……今天,当我回首往事时,已经没有愤怒了。但是,在那个时候,我确实是被深深地伤害了。今天没有愤怒,是因为时过境迁,是因为我已经比较豁达。因为我明白,对付小人需要的是睿智,是勇气,是清醒。愤怒是无济于事的,愤怒只是善良者无助的哀叹。有时,愤怒甚至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学习对付小人的睿智、勇气和清醒需要时间孕育。在这段时间里,你必须要承受压力,切记,压不垮就是赢家!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小人吧。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小人的注解有两条,第一条是古代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自称。第二条是指人格卑鄙的人。
现代大众对小人约定俗成的定义一般是指:人品差,气量小,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之恶徒。他们动辄溜须拍马、挑拨离间、造谣生事、结仇记恨、落井下石。
余秋雨先生在《小人》一文中写道:小人基本上不犯法,这便是小人更让人感到可怕的地方。
曾和一个朋友聊起要想制服小人必须先洞察小人的话题,朋友认为这是在学习小人的卑劣,是降低自己的人格,弄得不好会和小人同流合污。此话一出,我一时语塞。后来发现,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有人在。这让我感到一阵悲凉。且不知,洞察小人才能使自己不受小人之戕害。就像跻身于世界核大国,才能不受核威胁一样。要想攻克癌症,必须研究癌细胞。
余秋雨先生在《小人》一文中指出,中国社会上流行的那句俗语“我惹不起,总躲得起吧”,充满了无数次失败后的无奈情绪。好人都躲着小人,久而久之,小人被一些无知者所羡慕,他们的队伍壮大了。
小人们最擅长用他们的“能量”去损耗对方的斗志,浪费对方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用他们的“阴招”致人于万劫不复的境地,而表面上却还装得人模狗样,让人难以察觉。人们讨厌小人,憎恨小人,躲避小人。
躲,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美国前总统林肯认为:对暂时斗不过的小人要忍耐。与其和狗争道被狗咬伤,还不如让狗先走。因为即使将狗杀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伤,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在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或者危难之时,不妨暂时退让一步,利用忍耐暂时躲避。这样做,不但能避其锋芒,脱离困境,而且还可以另辟蹊径,重新占据主动。
林肯的“躲”确实是高招。
余秋雨先生在《小人》结尾时大声疾呼:经验证明,面对小人,越是退让,麻烦越多。那么,只好套用一句熟语:我们死都不怕,还怕小人吗?
亲爱的朋友,既然不怕,那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当法律条文还来不及为你分界时,当你和你的朋友们深受小人之苦……请打开此书。让我们一起来分清小人的种类;了解小人之所以成为小人的主要原因;学习一些提防小人的招数和回敬小人的方法、惩治小人的绝招、识破小人的小窍门……在这个人欲横流、物欲横流的世界,每个人都很容易在有意无意中加入小人一族。阅读本书,让你练就一双识破小人的火眼金睛,使自己不再是以往坐以待毙的羔羊,而是勇出高招的雄狮。让你成为制服小人,利用小人的高手,让你扫清前进道路上磨损你斗志的小人,还能使你远离小人一族,以一身正气悠然于人世间。这难道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