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小看幼儿园“阴影”

(2013-03-31 15:01:05)
标签:

改革

教学

教育

分类: 本报报道
  据媒体调查显示,在17-28岁的受访者中,超过2/3的人认为幼儿园经历对成年后的心理有影响。一位家长称,“儿子在幼儿园遭遇体罚、孤立,导致入园前活泼勇敢的儿子如今不敢说话,性格偏执。”

  在我们举办的“幼小衔接成长营”中,我也发现了几个类似案例:

  豆豆看起来聪明伶俐,可是每次上课都怯怯地,不敢举手发言。“小金鱼”更是紧闭着嘴巴,好像防备有人去撬开他的牙齿一样。小南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在一次上千人的入校选拔中进入前80名,但两天试读后就被退回了,原因是太没有规则感,影响纪律,还善于狡辩,影响正常教学,教师无法管理。他最特别的行为是每次举手回答问题时都说“我就知道你不会叫我,因为你不喜欢我!”

  经过收集信息和心理学评估,原来这些孩子的表现,都与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对幼儿的态度有极大的关系。

  豆豆、“小金鱼”的老师都比较严厉,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回答问题错了或者做错事都会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所以他们在课上宁可不说话,也不愿说错话。如果做错事,老师会嘲笑他们,不让其他孩子跟他们玩,而其他孩子也学会了以“不理犯错的人”的方式来对待朋友。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孩子不知道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所以他们选择逃避人群。这样的孩子同时也很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从表面看,付出代价最大的是小南,他丧失了入读优秀学校的机会。小南曾向妈妈诉说,他在幼儿园午睡后起床晚,穿衣服慢,老师经常批评他,有一次竟然拿着剪刀吓唬说:“你不快穿,我就把你的衣服剪了!”甚至妈妈还从其他家长处得知,小南曾赤身裸体被罚站。教师的过激行为和伤害性的语言可能会长期占据孩子的内心,不经心理干预他们可能会愤恨、郁结一生。在我看来,小南损失掉的是他对教师的信任和他在集体生活中正常表达和生活的经验。

  教师没爱不行,有爱是不是就可以了?我认识的一个孩子,由于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关爱,在幼儿园表现懦弱。后来孩子发现,运动能力不好可以获得老师额外的关照。自此,所有运动项目他都不能独立完成。这种以不发展运动能力的方式去获得老师温暖的代价,似乎有些太大了。

  那么,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我想,作为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儿童心理学,而幼儿园则应提供补充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

  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尤其面对低龄儿童的教师,更要具备儿童心理学知识。有条件的园所可考虑与儿童心理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首先,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幼儿教师检视幼儿的成长经历,修补他们的心理创伤。其次,设置专业人员定期与幼儿教师开会答疑、督导、训练。最后,可考虑由专业人员进行幼儿观察活动,指导家长和教师的工作。

  虽然一些幼儿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幼儿园“阴影”,但家长也不可过多地责怪幼儿教师,甚至害怕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家长要明确教师的角色,教师与孩子的关系不是朋友关系,也不是母子(女)关系。教师是导师,是权威的,有界限的,有尊严的,应该被尊重的。这样的教师才有能力去影响、带动孩子。传统说,老师就像妈妈。但当妈妈有20、30个孩子的时候,就算这个妈妈再好,也给予不了孩子渴求的、完全的母爱。

  活泼、可爱、天真的孩子需要父母、教师甚至全社会的关注与尊重,仅凭一方之力无法保证其健康成长。因此,无论家长还是幼儿教师,亦或关心幼儿教育的人,遇事都要客观、冷静,不要急于修正、评价孩子的行为,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适当的关爱与尊重!( 作者 非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