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创新师训新经验
(2012-04-30 10:49:07)
标签:
教育 |
分类: 转载 |
注:刘婷,这是我在网上寻找来的,教师报全体人员都要仔细研究,前几天郑州培训我们做了新尝试,但还远远不够,因为还没有形成我们的培训特色。以下的文字介绍,我看了很有启发,也希望你们好好体会,看能不能加以借鉴。须知,任何事都需要敢于创新——
培训形式原来可以如此轻松。教师的培训一直都是枯燥的讲授式,许多教师也已经习惯于接受这种听讲、记录方式的学习,学习过程中不需要动脑筋,学习过后也一般很难运用在实践中,所以这种讲授式的培训中教师的成长是比较艰难和缓慢的。而此书给我们介绍了大量的培训实例,大多是以游戏或者各种趣味派对的形式,让教师感受参与培训的快乐和享受,同时又在体验、讨论、探索、碰撞中产生许多智慧的火花,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理念,达到了研究教育、研究孩子、研究活动的目的。
《互动墙饰》让教师通过抽签自己寻找同伴,用图文的形式表现出同伴的优点和对同伴的建议,并在全体中交流,让陌生的或者不太熟悉的教师随即组合,彼此了解并积极发现优点,使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教师们把交流后的作品,围绕“我的家庭”,要求两个同伴肩并肩贴在一起,这样一个以“我的家庭”的互动墙饰在教师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形成了。
活动中,教师们一直在经历和体验着一种新的相互介绍的方式,交流着自己对这种方式的感受。这个看似与教育实践工作似乎不相干的主题和情境,对于教师的影响却非常深刻,教师围绕着“通过这个活动,你对幼儿教育有什么新的想法?”而快速达成共识,使活动得到提升和延展。
《绿袖子》音乐欣赏,在围绕“让幼儿主动学习”与“教师怎样教”两者之间的矛盾展开。首先教师们带着任务分组欣赏音乐,第一组只是欣赏,第二组在欣赏前告诉教师们音乐的名字,第三组欣赏有画面有歌词的VCD。教师们听完后,分别用图文的形式向大家介绍音乐所表现的场面或情境、想到的故事、产生的感受等,结果是大相径庭,给我们产生了许多启示。第一组的教师五花八门,颜色丰富,场景多样,故事情节也各不相同。第二组,多数是以柔美的线条为主,场景有差异但也多以春天宜人的绿色为主。第三组颜色更加集中,场景也都是VCD中出现的景物,甚至直接出现了歌词等。这样的结果给了我们许多震撼和感悟,教师给孩子提供的空间有多大,孩子的潜能挖掘就会有多深。在给孩子音乐的选择上,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每一次活动的目标,选择呈现音乐的方式,更要给孩子足够的想象空间。
大量的教师参与式培训活动案例,让教师不仅能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而且是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亲身感受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如何经历学习的过程,如何才能在过程中发现学习和知识获取的有效方式。
研究内容也可以如此深入。培训、研修到底能给教师带来什么?如何改变教师被动等待、被动接受的状态,使教师真正成为自己学习和专业成长的主人,充分发挥自主性和主动性?如何将新观念落实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
该书给我们呈现的案例却是可以如此深入,让我们可以循着研究和探究的思路或者过程明晰研究是如何一步步深入和拓展的。
《夹球、顶纸竞赛走》就是带领教师们走上室外进行的实地操作。让教师感受到“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是幼儿的学习者和引领者”的观念,如何在一个活动中得到恰如其分得落实的。受训者参与了一个以游戏为背景的体验活动,明确游戏规则又练习分钟后,教师们兴致勃勃参与其中,但是比赛中情况出人意料,许多教师顾头就顾不了手的现象时有出现。比赛异常紧张,掉球的、掉铃铛的、掉纸的比比皆是。终于结束比赛,教师们一个个默不作声,不愿意再参与比赛。但是培训者要求一定要再来一次,而且还要增加难度,耳朵上再加一支笔……
游戏活动让教师们体验到,难点过多的学习,哪怕是最喜欢的游戏,如果屡屡失败,使人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也会让人失去信心,影响学习的动机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