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不一样”的课题100个问答

(2011-10-24 12:06:18)
标签:

教育

分类: 高效课堂

     不一样的课题

1、为什么中国教师报要做课题?

答:和我们的办报宗旨有关,我们做课题目的和一般的研究型课题不同,我们做课题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课改,帮助课改学校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不单单是为了研究成果。因而,我们很愿意这样表达:这不是课题,是课改!

  媒体做课题,我们可能是天下第一家,之所以“趟这趟浑水”,是因为教师报人有太多的教育焦虑,想实实在在为课改做点事,毕竟我们是把教育当成了信仰的一个团队!我们要借助这个课题,发现和培植更多的“四新”(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一切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

2、中国教师报的课题参与者是哪些人?

答:这个课题的研究者其实就是行动者,或者说是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者构成了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主体,当然,我们也聘请了一批专家,但我们聘请的专家又较一般不同,他们都是些基于实践操作的行动研究专家。如果说我们也要成果,那我们一定是谋求能够转化成“课堂生产力”的研究成果,我们的成果是如何把当下的课改推进一大步!

3、这个课题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答:这些年,中国教师报致力于课改途径和方法的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高效课堂”系统,我们这个课题可以说是“从有到有”的操作,也就是想把现有的高效课堂操作与参与实验的学校直接“对接”,或者说是先“给予”、再“生成”,这就叫“从有到有”。我还要再加上一句:参与实验的学校不缴纳任何费用!中国教师报也不会借此发财,向实验学校伸手的,请大家放心。

4、课题设计有什么不同?

答:我们的课题设计基本上是基于“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般一所学校要选择课改,往往需要走过四步路,第一步理念变观念;第二步观念变方法,第三步方法变文化,第四步文化变信仰。

 围绕每一步大致要遇到的问题,我们设计了课题,并且鼓励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当然,学校是发展的,因而课题的选择也一定是相机变化的,可以选择参与一个课题,也可以选择参与若干个课题。我们甚至还精心地“利用”那些课改名校,劝说他们各自守候一个“课题”做研究领袖,去聚拢、带动、影响那些参与实验的学校,目前,国内的课改名校全部参与进来了,如杜郎口、沈阳立人、河北围场天卉、江苏昆山前景等。我们还希望这个课题能做成“新课题”,无论在研究方法、课题语言、参与形式、实验招募、研究培训、成果发布等方面都有新的尝试。我们希望能做一个有实践价值和生命力的课题,做一个对一线教育教学“有用”、受大家欢迎的课题,做一个从责任和良知出发的课题!

  课题设计

1、理念变观念是如何设计的?

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