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尽可能适应学生
(2011-06-22 13:14:41)
近数十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反反复复地讨论如何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s)。迄今为止,已有不少于71种学习风格模型被提出来。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产生无疑都是为了学生的利益,目的是为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
比如,听觉学习者通过讲座或对话记忆知识,视觉学习者通过图片、图表获取信息,动觉学习者在动手做的状态下学得更好。大多数的人三种风格都有,很多人倾向于其中的一种或两种风格。教育工作者会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来决定其教学方法是讲座、播放幻灯片还是组织课堂讨论。
基于这个理念,关于学习风格的测试与教学指导,已经形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市场。
但是,科学研究是否真的支持不同学习风格的存在?是否支持人们在适合其独特风格的教学下学得更好的假设?
不幸的是,根据2009年12月发表在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下属期刊《公共利益中的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的一个最新研究报告,答案是否定的。由于缺乏相关的科学证据,研究者认为,目前对学习风格测试与相关教学工具的使用,是对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
研究报告对既有的关于学习风格的文献进行了综合述评,结果发现,尽管大量的研究显示了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存在(比如“听觉学习者”和“视觉学习者”),这些研究并没有使用确保其结果可靠的“随机研究设计”。
几乎所有声称为学习风格提供证据的研究,都不满足科学效度所必须达到的主要标准。
研究者认为,如果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特性,他们会学得更好,但他们会更受益于适合特定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在教某种建筑设计时,用3D模型的方法,就会比阅读教材的方法更好。
有大学老师认为,在学生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时,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调整教学,但如果学生人数太多,那就让教师无所适从了。还有老师指出,只有当学生单独求助他时,他才能真正地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此外,适应学生学习风格的教学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而有时候学生“必须在既有条件下学习”,学生应该更加主动,可以向教师或同学寻求帮助,反复阅读教材,或把教师的授课录下来反复听。
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教育专家大卫·布鲁克斯认为,先天的“学习风格”的概念是一个虚构的神话。每个人都有能力在某个领域不断打磨其技能,他们的偏向也是通过经验来塑造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成功最重要的是,教学跟他所处的学习水平相适应,比如,初学者要比高水平学生需要更多的指导。
心理学家西达·雷纳认为,教学要兼顾学生的差异固然不错,但造成学生差异的,包括很多方面,如他的学习态度、既有知识水平以及他的家庭背景,而不只是所谓的“学习风格”。强调学生在教学需求上的差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是有效的,但过分重视它,则干扰了人们对被研究与实践证明的,能够促进每个人学习的基本教学规律的重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