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炳亭
李炳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3,290
  • 关注人气:30,2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课改问题

(2011-02-14 07:40:55)
标签:

教育

分类: 高效课堂

   昨晚接受一家媒体的电话采访。对方是江西的一家期刊社,和我通话的青年人似乎对课改有很多疑问,但他很坦率地问我,既然这么多人反对,干吗要改呢?我告诉他说,改是一场民族的自救,因为我们的教育是“非教育”或者话句话说叫“非人性”的教育。

   他似乎明白了一些,接着问,那么阻碍课改的人到底是局长还是校长?我说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关键取决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格局”如何?我们不是有那么多的局长一直在身体力行着改革吗,同样也有那么多的校长被逼着改却依然两面三刀。他的疑问又有了,既然必须要改,为什么校长会两面三刀的?我又不好回答他了,我只能这样说,有些校长缺乏教育信仰所致。他接着问我,这样的校长有多少?我回答,很多。教育是中国整个社会肌体的一部分,你看看政府机关里有多少贪赃枉法的,教育就有多少个不该当校长的校长,教育的问题有些是校长的问题,但有些也的确是体制甚至制度的问题,尽管我一向不愿意将问题归咎为体制。之所以不愿归咎,是为了激励更多的校长敢于掀翻“铁屋子”,也就是敢于破除体制的桎梏,就像陶行知所说,“敢恳未垦之疆域”,教育的希望终究在教育人自身!如果教育人没出息,什么体制制度也不可能拯救我们的教育。

   我的话题一打开,他连声称是。我又说,我之所以说课改就一场自救,是基于教育人的“不争”而讲的,我的焦虑在于,教育人的不争,贻害的却是我们的未来——孩子没希望,这个民族岂能有希望?我说孩子没希望,更多的是指我们今天的孩子在精神上的发育,他们原本应该成为一头一头的小野兽,那种生命的勃发应该充满了感动才对,可你现在能看到吗?谁偷走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天性、思维能力、创造力哪里去了?教育原本是“人学”,可离开了这些与生命生长相关联的内容,教育还是“人学”吗?不,是动物学,我们把孩子当猪样,圈起来,甚至细化到每一分钟如何去训练、驯化、驯服,遗憾的是这样做的学校竟然会成为“名校”,竟然有那么多的教育人趋之如骛去取经,教育的不堪首先是教育人的不堪!当然,有时候也有媒体的不堪,因为媒体在鼓噪、在正面宣讲、在推广这样的不堪!所以,我们中国教师报才提出要打造一支具有教育信仰的传媒铁军,我刚才说了教育是信仰、是宗教,核心是对“人”的信仰,是以人为本,离开了这个信仰,教育能是什么样的?

   青年人停顿了很久,然后问我,那课改的抓手是什么?我说我以前主张以模式为抓手,现在还是这样主张,但需要加上一条,仅仅靠模式是不够的,模式必须是基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到位”之后才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道理很简单,模式就像宝马汽车,如果你把宝马交给的是一个农民,他把宝马拿来耕田,那宝马可能及不上一头更牛,今天很多人对课改新模式的质疑大多就属于这种情况,每当面对这种质疑时,我真的是无言应对。他又问,导学案呢?我说导学案的唯一作用,我把它定位在“学步车”上,不让教师讲了,可学生不会学,好比是鼓励母亲把孩子从怀抱里放下来,可不抱着走孩子不会走怎么办?这时候学步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导学案就是这样的学步车,关于导学案,很多人至今不明白它的功能,因为上课就是学导学案!错了,大错特错,不是学导学案而是用导学案学,导学案仅仅是工具,是媒介,是摆渡用的渡船。

  青年人又说,李老师,我很钦敬您的很多话,真的是振聋发聩,比如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课改就是放生等等。看来这位青年是研究过我的,我呵呵大笑着挂断了电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