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1月26日,“教育家周刊”报道——一个农村校长的2010
   
站在2011年的起点,我回眸远望,2010年的脚步还未走远,2010年的点点滴滴若隐若现。
黑色的一月
   
1月13日接中心学校通知,去170多里路外的济宁教育学院参加为期十天的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接到通知,我的头就大了。我一走,三年级的王老师和四年级的贾主任一人看着一个班;再说,我自己的语文课和科学课还没有讲完,培训回来就是期末质量监测,到时候……不去又不行,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十天的学习,听了许多专家的报告,听得激情澎湃,可当我走出济宁教育学院的大门时,我突然发现专家所讲的这一切,真的离我的现实太远了。
   
1月22日,星期五,我们的培训快结束了,学校里却出了一件不小的事。幼儿班的一个学生把大便拉到裤子里,没跟老师说一声就直接跑回了家。家长来到学校大吵大闹,还动手打了一位老师。我远在百里之外,鞭长莫及,只好委托中心学校的领导协助处理。等我学习结束,回到学校,又是跑村委找书记,又是到老师家里了解情况,进行慰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促使老师和家长谅解合好。我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处理完这件事,我就赶紧复习。1月29日,街道进行质量监测,我的班级又“幸运地”当选,考好考孬,听天由命吧……
惬意的二月
   
这个月,正在假期里,除了到亲朋好友家走动一下,学校的事也很少有。空闲里,就仔细拜读了钟发全老师的《校长原规则》,写了几篇小文章。
忙碌的三月
   
三月一开学,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忙碌之意。上级部门的体卫艺检查历时很长,要求很严。对于我们这个一无所有的学校来说,更像是白手起家,什么都得从零做起。花了很多钱,配置了许多东西,补充了许多档案资料。说实话,忙得真有点晕头转向。
崭新的四月
   
其实四月份值得一写的就只有给学校的电脑连上了网。去年9月,我来到龙湾小学,从尘封的箱子里,把闲置了大半年的电脑搬了出来,又购买了打印机,一些资料就可以自己打印解决了。可是,许多通知都是从网上下达,许多报表都要从网上上传。一有事,我就往五六里路外的兄弟学校跑。硬撑到现在,实在是受不了了。无论如何也得给学校的电脑连上网。可是,另外的问题又出现了,学校离家太远,我白天课多,许多事要晚上回家去做,家里也没上网。(家里的那点收入除了还房贷,还不够生活。上网,对于我来说是个奢侈的梦想。)思来想去,倒也想出来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用无线网卡,白天在学校使用,晚上在家里办公——当然,自己的私事也随便处理一下了,也算是假公济私吧,没办法,谁叫咱和咱的学校都穷呢!不过,龙湾小学的日历也算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运动的五月
   
我们街道,自去年开始,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小学生运动会。龙湾小学没有参加过2009年的第一届——因为我们的学生太小了,最大的三年级,和兄弟学校五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相比,提鞋都不行。今年,我们最大的学生上四年级了,虽然注定我们将会空手而归,但也不能再次错过了。从四月初,我们就从三四年级选了几个学生,练习一些我们能参加的项目。选择运动员的时候就费了很大劲儿,我们三四年级一共有10年男生,15个女生,要选出一个12人的代表队,太难了,二选一呀!不过孩子们热情很高。教师队的接力队员,无论如何是凑不齐了,我们七个人,五个五十五岁以上的老教师,平常走路都不离地了,怎么能跑得起来呢?   
   
真正比赛的那一天,不允许放假,学校里还得留下五个老师看班,我只带了两个学生去参加了四个项目的比赛。结果,当然不想而知,我们跑得最快的学生连预选都没过。我们捧着个大零蛋就打道回府了。不过,贵在参与嘛,回来的两个学生眉飞色舞地向同学们讲述自己的见闻,周围围了一圈的小听众……
紧张的六月
   
六月的神经,是绷得最紧的。各地频发的校园伤害案件,让我们如坐针毡,如履薄冰,整天提心吊胆的。一是怕校外人员滋事骚扰;二是怕各级部门领导的明查暗访,弄得神经兮兮的。每天,除了上课的老师,除了一位腿脚不便的老师,我们就剩下一个人了。于是,大家轮流在门口的大松树下值班。你经常会看到某一位老师,在松树底下改作业,写备课,其实他也正在安全值班。每天,我到校最早,离校最晚,直到送走每一个学生,我的心才敢放松一些。
七月,捡了个大便宜
   
本街道一个学校拆迁合并,学校里的东西由兄弟学校瓜分。中心学校分给我们一付价值4500元崭新的篮球架和几个旧仪器橱,算是赚了个大便宜。不过,两个篮球架的球筐被有心人藏了起来,又破费了一百块钱才赎了回来。真是的,什么样的人都有啊!
八月,愁死我了
   
8月底,各学校进行了新一轮教师聘任,落选的在中心学校重新选聘。8月30日,到中心学校参加教师选聘见面会。分给我们一个美术教师的指标,可我没签字——我们语文数学都没人上了,要美术何用?况且,这位教师又只会教美术。我选了另外一个教语文的老师,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了。我们学校退休了一位老师,调来了一位老师,老师数量和去年持平,却增加了一个五年级。没开学,我就开始发愁了,七个人,五个班,学生虽然少,可是所有的科目总得有人上啊!王老师的妻子身患重病,每月还得去市里的医院化疗,一来一去得十几天,不能再让他担主课了。静下心来想想,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下,真是愁死我了!
九月,一个艰难的开端
   
开学第一天,我一大早来到学校,安顿好我们学校自己的学生,又准备迎接兄弟学校的借读生。兄弟学校要建教学楼,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没处上课,来我校借读。一下子,我们空旷的校园里要增加七八个老师,一百多个学生。无论是老师之间的相处,还是学生之间的磨合,都是一个很紧迫很头疼的问题。
   
兄弟学校的学生还在途中,却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让我立刻到村里的私立幼儿园去。我又马不停蹄地赶去,各级部门的领导和派出所的民警早已经到了,要取缔私立幼儿园,由我们学校接收私立幼儿园的学生。领导问我有什么困难吗?我提了三个:一是没老师;二是没课桌;三是没教室。领导让我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一听,头更大了。桌子吧,修理一下原来退役的旧课桌还可以勉强凑和;教室吧,打扫一下原来的老房子,也行;就是老师的问题难解决。经领导批准,我们可以自己聘一个代课老师。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打了无数个电话,寻找这几年教师招聘落选的毕业生,可人家一听这么偏远,路不好,工资也少,都不搭理。每月600元,确实是少,可再多了,我们学校根本拿不出来。人好不如命好,后来打听到本村有一个毕业生,今年考教师没考上,经过一番劝说,答应到我们学校代课。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十月,没有假期的国庆节
   
学校的教学楼,建在去年暑假,正逢雨季,又因为赶工期,墙体没干透就抹上了墙皮,造成内外墙皮粉化脱落,非常严重。和工程承包方商量,决定利用国庆长假,进行维护。这时,正逢秋收,许多老师家里都有地,都想借这个假期收庄稼,只有我和另一位老教师整天靠在这里。施工人员进行粉刷维护,我们两个就修补从兄弟学校瓜分的橱子。一眨眼的功夫,七天的长假就没了!唉,原本想借这几天歇一歇,也泡汤了。
十一月,花钱如流水
   
局里给学校配了两台联想电脑,配置挺高,价格也很好。可把我愁坏了,两台电脑近六千块钱,我们学校一个月才一千多块钱的经费,五个月不吃不喝才能攒够两台电脑钱。还是中心学校的领导体谅我们,知道我们经费有限,给我们调走了一台,把我乐得一蹦三尺高,比捡了一台电脑还高兴呢!这样,有两个多月的经费就能还上这台电脑债了!
   
还没还上电脑钱,又一个花钱的大项来了。冬季取暖马上开始了,得准备取暖用煤啊!今年煤碳价格高,每吨要1200多元,粗略估算了一下,我们学校这一个取暖季至少得用7吨多,再加上锅炉工工资,接近10000块钱,又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开支。我们学校拨付经费的学生只有50多个,每个学生取暖费50元,2500多元,简直是杯水车薪!
   
去年安装取暖设备的三千元欠款也催好几回了……
   
年好过,春难熬,明年春季开学,我们又得勒紧腰带过日子了。
十二月,忙死个人
   
2010年的最后一个月,应该说是事最多的月份,光一个年终督导评估就忙死个人,况且,还有许多必须马上完成的工作。
   
盖上教学楼后,那两排建于1973年的老房子一直空着。最近,屋顶的瓦片时有滑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报经上级部门批准,准备拆除。这又牵扯到和村里的协调问题。找了村里的书记好几次,终于答应找人给拆除,但村里的建筑队活多,要等一段时间,别村的又不来。一直拖到12月11日,才来了几个人,用了三天的时间去掉了两排房子的上盖;然后又等挖掘机拆除墙体,一等又是一个多星期;拆完墙体,又等推土机,村里的推土机没空,从城里找,嫌活小没人来;靠人工,无异于愚公移山,这个大土堆还不知道要耸立到何时!
   
局里给配了近三万块钱的图书,已经到位,光整理、分类、编号就用了两个双休日;因为没地方放,又花一千多买了三个图书橱。
   
12月27日,局里选配的近三万块钱的教学仪器也到位了,兄弟学校瓜分来的旧仪器橱总算是派上了用场,至少不用再自掏腰包买图书橱了。不过,整理、分类、编号的活儿,恐怕要占用大伙的元旦假期了……
 
   
回眸2010,有喜有忧,有得有失;展望2011,我相信明天一定会更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