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确“专业化”的内涵,然后要知道为什么要发展专业化,或者说专业化的服务于什么需要,其次,要确定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专业化一般情况下必须有目的性和指向性,既实现“师生相长”。如果隔离开来,也就是说单纯为了发展教师而牺牲学生或者是牺牲教师而成就学生都是错误的。必须寻找到一条这样的路径,即促进和形成师生发展的“双赢”。而要实现这个双赢,首先要认识清楚,双赢的路径在课堂!
当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他必须有能力发挥主导作用。这个能力包括三个内涵,即教师的道德和人格、教师的观念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基本学科技能,这才是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专业化”,一旦专业化只指向教师“个体”发展而脱离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则这样的专业化则会导致教师更加执迷于教——独霸讲台、替代包办,目中无“生”,所谓学生主体只能说一句空话。课堂学是主体地位的缺失是当下课堂教学最大问题,如不破解这个问题,所谓课改、所谓专业化只能是沙中城堡,水月镜花。我是说,教师
专业化必须是基于学生和学习“两个学”而发生的。对教师而言,最主要的其实就是“发现儿童”和“发展儿童”,亦即研究学生、了解学情、指导学法。教师专业化不用定位在“术”的层面上,而应是指向于“道”,即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以及在这种思想和观念支配下的操作模式和流程。
教师必须树立这样的专业发展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