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高效课堂的“知”与“行”
(2009-12-11 23:48:3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实验室计划 |
在今天教育界倡导减负增效的大形式下,今天李炳亭老师谈“高效课堂”的讲座是一场及时雨!减负的本质是从哪落实?是从我们的课堂中来,追求高效课堂才是减负的本质。
高效课堂的理念
李老师谈的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理念值得我们探讨: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学习能力,学校的产品是课堂,开放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小组学习决定成败。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孩子会“蹦蹦跳跳”,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会学习同时会蹦蹦跳跳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要开放,要放手。高效课堂追求的第一个境界是“活”,教师从讲台上“消失”,才能收获学生的学习能力。高效课堂是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向“弱势群体”倾斜,争取人人参与、个个展示。教师要追求课堂艺术,必须以“高效”为前提,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的艺术手段,离开了“实”,“活”则失去了意义。课堂教学不仅仅有“活”,还应“求实”。小组学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学习可以“利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所以小组学习的组织教师要花心思。
高效课堂的抓手
高效课堂的抓手——导学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要义。导学案是以“生”为本,以方便“学”为出发点。它必须能承载教师的教学目标;它不是知识的堆砌,应该承载着教师的教学思想,要保证学生能通过自学掌握必须得知识,还必须把知识升华成一种学习经验。概括: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但也代表着将要“到达”的目的地。
高效课堂管理
高效课堂的管理首先要有评价标准的改变。评价是教师的武器,教师上课一定要敢于调动组与组、生与生之间的拉力、对抗,质疑,并做好“即时性评价”。学生课堂上有“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高效课堂主张三种学习方式:自学、对学、群学。
什么是好课?能让学生学会的课!什么是好老师?能让学生学会的老师!切切实实地服务于学生而从事我们的职业才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在整个报告中,李老师畅谈高效课堂要尊重学生,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争取课堂效率,给孩子零作业,不要磨灭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