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nyuasdfgh.blog.163.com/blog/static/5595113120096111119299/
今天看了《高效课堂22条》,条条令我震惊,值得我深思。总结的很精辟,很系统。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这样的课堂,这才是我们学生真正要的,我们现在课堂所缺乏的。学生为中心,快乐为根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也就还给了学生。学生肯学,想学,学会,课堂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这就是我们改革的目标,我们努力的方向。真的,“水涨”才能“船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才会实现民族的振兴。
高效课堂既是方法,也是思想。既是理念,也是行动:既重知识,更重生成,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与升学的统一。
高效课堂即学生高效学习,它重在学习能力的培养。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提高高效学习率。1*?=效益,真的,教师再讲的好,学生不学等于零。课堂效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益才能好气来。
教师是地球,学生才是太阳。地球围绕太阳转,而不是强迫太阳围绕地球转。课堂评价看学生,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参与质量,看学生预习笔记。学生经历独学,对学,群学的过程而不是一味的听讲。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民主的,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实现大班课堂,小班化教学。行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管”,“管教兵”的学习模式。
高效课堂的“命门”:“开放”是前提,“关键”定成败,产品是课堂,模式出效益,流程生能力。我觉得每个课改的教师都要把握好这一命脉。做到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不和学生抢风头,当堂落实达标。成为课堂的促进者,学习者,决定着,幸福者。实现教和学的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探究式教学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转变。解放学生,解放课堂,解放学校。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继承”后“生成”,只有临帖才能破贴,不要貌似有见地地叫嚷“批评地学”。按照这一模式改变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