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兖州一中的导学案式教学
天津北辰区教研室
一、导学案的生成
他们注意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和充满兴趣的学习前置”为目标,重点应该在“学习引导”上,“导”和“学”是两个关键字。“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应以帮助学生学习方便为根本出发点。
循环课堂分为8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
他们要求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编制的学案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四个级别:一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第二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第三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第四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精力自主选择。对于教师而言,导学案则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导学案的生成主要分为几步:第一步是教师个体课前备课,一般是每人备一节课;第二步是集体备课,教师分别说课汇报,其他教师提出修改意见;第三步是教师修改并引发学案;第四步是教师课后要通过课堂反思修改学案;第五步是将最后的学案制成电子稿,存档,作为后续教学使用。
二、循环大课堂——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
三步指:课前、课中、课后
六段(课中)指: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小结作业
简称循环大课堂。
实践证明只要抓住关键,解决高中素质教育的课堂高效问题完全是可行的。
学习归来认为,我们的课堂也应该能够进行类似的教学改革,关键是如何根据自己学校的生源实际搞出我们的特色。另外,实施的关键更主要的还是一级领导理念更新和财力、人力的支援,如果能做到几个学校共享可能是比较现实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