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记 [2008年10月06日]

(2008-10-06 01:13:04)
标签:

教育

分类: 共同体大家庭

    不管高中教改是“禁区”还是“雷区”,然而兖州一中却最终敢于揪住课堂,打了一场长达四年的课改攻坚战。有人这样评价说,假如杜郎口中学的课改解决的是“课上”效益的问题,那么师之杜郎口的兖州一中,则解决了“课上与课下”学习效益的问题。找到“途径与方法”,实现从“高效课堂”到“高效学习”的飞跃,才是教与学的关键。

 

 

兖州一中的“课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的是教育教学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课堂结构变了,教学方法、方式,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课堂制度,等等一切就全变了。变得满盘皆活,变得充满生机。

很多来兖州一中参观交流的人,乍一进他们的课堂,都有这样的感触。他们的课堂简直像在过“狂欢节”!

在兖州一中,老师在课堂上“倒过来”了,不仅不“讲”了,甚至身份都变了,“教师”改称为学习者,简称“学者”,“上课”,被称为“上学”。

就 连老师们每日的工作也变了,不讲试卷、不对答案、不批改作业、不上夜自习、不加班加点、不搞成绩排列,甚至每人一周仅备一节课。

学生也“倒过来了”,不再叫学生,而叫“学长”。上课不学教材,而学“学案”,他们个个都争着“替”老师讲课,不仅自己学,还热心地帮着同组的同学学。做作业不叫做作业,而改成“学习反思”。

他们不再没完没了做各类“金牌试卷”,不恪守“把训练当高考”的题海演练。周末和节假日不补课,更不需要每日学到深夜12点,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既能当学习的主人,又能体会到是“校园主人”。

校长听课不看老师“讲”什么,却去评价学生的“精力流失率”。不看课上“练”什么,而看学生学习的“高效率”。

课堂上不仅“看”学生,还看老师是否能与自己的学生“教学相长”。老师“上学”成为“修学”。开会不叫开会,而叫“论坛”,教学不仅抓师生,还调动家长和社区共同配合……

一切的“倒”都破了常规!

杜金山校长说,这可是兖州一中有意策划的一场“课变”图谋。

他还对记者说,传统教学不仅“课上”效益低下,也体现出“课下”效益的低下。学生除了被动完成作业外,缺乏有效的学习组织。我们正是针对高中教育传统课堂的硬伤去下手的,思来想去,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倒”过来,把课堂重新“洗牌”。

“倒”过来为什么就能解决问题?

杜校长解释说,“倒”过来,当然是因为课上预习时间不够,才把“课外”预习时间拉长,成为“课上”的组成部分,以此增加学习效益的。但真正的高效率不完全是因为“倒”才解决的。倒过来的课堂,自主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形式,也成为成败的“关键词”!

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意识的觉醒作保障,怎么“倒”都可能不见成效。

“倒”着上的课堂真正的“变”来自于“灵魂”,杜校长说,“灵魂”不变,仅仅只有“教学方法”的改变,实践证明只能昙花一现,甚至会旧态复萌。

“倒变”其实是课堂的“魂变”。这个高效课堂的“魂变”,在兖州一中被归纳为“123”。

1”是师生的角色转变:即学生不仅是学习者,也是教育资源,不把学生当负担;师既是生,生亦是师,师生相长。

2”是以两个前置为“途径”:即把“学习前置”、“问题前置”,通过两个“前置”,让学生有了自己学习的“方向盘”和“路线图”,有的放矢,改变了学习效益的“少、慢、差、废”,又因为课上突出了“展示”,也就调动了和解决了高中生学习内驱力的问题,从而实现了课上和课下的“双高效”。

3”是培养三种学习方式:即独学、对学和群学。

杜校长说,重新洗牌与重新“出牌”,就是解决怎样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