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学教案与课堂 (教案篇) \u
;来源《中国教师报》
编者按:
“在到杜郎口中学之前,老师们大部分都准备了笔记本或听课本,但等上课后,才发现本子根本就派不上用场,那样的课堂也根本无法记。”这是淄博五中的孙永增老师参观了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后写下的一段话,也是许多到过杜郎口中学的老师的共同感受。Ia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种课型,老师们是如何进行课前准备的,他们的课堂又是什么样的。本期“创新课堂”以两个版面的篇幅介绍杜郎口中学课堂,希望给未能亲历杜郎口课堂的老师们一个相对直观的认识。\d9
为最大程度地展示杜郎口中学老师备课与上课的原貌,编者只对学校提供的文稿进行了文字上的编辑。'<)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g"hQs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展示教案)vX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d3SW
一、教学目的:gD4
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多地了解有关沙漠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沙漠奥妙的兴趣,树立环保意识。xH
二、课堂环节:mYGLyr
课前准备:各组学生设计各组板书,原则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一)导入语:茫茫沙漠,浩翰宇宙,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学者专家是如何诠释光怪陆离的沙漠现象的呢?学习本文后,相信你一定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o
-^
(二)预习交流:学生交流预习内容,可以在预习笔记、课文句段、板书等多方面交流(学生活动形式多样灵活,教师指导及时)。%Y$E`/
(三)确定目标:结合各小组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组间的学习目标交流。代表主动发言,师生共同归纳:1、理清本文的说明内容;2、了解、积累有关沙漠的知识,培养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探索沙漠的兴趣。gL^.Y
(四)分组合作:各组根据预习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合作交流,组内筛选精彩内容,为小组间交流做准备。教师可及时指导。gc
(五)展示提升:各组积极主动展示有关内容,展示前教师提出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感情饱满,抑扬顿挫;表情自然大方;课堂学习投入,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在台前展示的同学,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对他人的表现给予诚意的指正,展示者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为了配合学生的展示,教师准备如下内容:e
1.
本文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是示异释疑,吸引力强。文章题为“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起笔即以沙漠“十分可怕”、令人“恐惧”吸引读者;而后,以设问方式步步引导读者探寻其中奥秘:“沙漠真像法显和玄奘所说的那样可怕吗?”“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在带着读者思考的过程中,文章由浅入深,由解说小疑到解说大疑。如开始时,文章只是从古今装备条件对比的角度,指出由于法显、玄奘们“单枪匹马”深入大戈壁,连清水食品都不足,自然“十分困苦”,而后才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说,进入文章的核心部分。“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这个递进句式,“也”字含着被解说现象愈益奇特,解说起来起加深的意思。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解说声音作怪时,作者是“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而谈,可见还未形成共识,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就进一步激起了读者的兴趣。kLyr9
2.
本文虽然是一篇科学小品,但其语言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准确生动,可读性强。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说,课文兼用说明、记叙、议论等多种方式,解说严谨,事情真实,画面逼真,文笔既有说明文的朴实准确,又有散文的生动形象,不少词语绘声绘色,如“隆隆之声”“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碧蓝的清水”“蔚蓝的湖”“蔚蓝的天空”等,琅琅上口,富于美感。从修辞的角度来说,文章运用了设问、引用、比喻等多种手法,读来富于趣味。]
(六)穿插巩固:前后两个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要求课堂中没有机会展示的同学要把自己的预习内容相互展示出来,也可通过交流板书内容进行学习。+#>
(七)达标测评:学生自由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可以从同学的展示中谈体会,还可从自己的收获方面说,也可以谈今后的学习计划。_
课后分析:学生学习本课时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能图文结合,把抽象的事物直观化,形式多样灵活,内容充实精彩,这完全得益于预习的功劳!{`8D5s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S@^zx
血液循环(预习教案)W:ii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H?UVyb
预习目标:q/Ba
1. 认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a,$
2.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qI
3. 叙述血液循环的过程。pa-
4.
说出心率和脉搏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体验中医“切脉”诊断疾病。Mw+5
5.
说出血压的概念和判断高血压的标准。+#>HqG
教学过程:6{F0o
确定目标:教师可归纳出本节课的预习目标,由学生说出,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和认识。:d%
预习提纲:p\`
一、血管和心脏l.iR[R
1.
血管的类型有哪三种?各具有什么特点?s"&
2.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性质是什么?`3.x
3. 联系生活,找一下自己的静脉。1b\7h
4.
毛细血管是什么的场所?只允许什么细胞单行通过?`\epe
5.
心脏的位置在哪里?它具有什么功能?7u
6.
利用挂图和模型认识心脏的结构和名称。qV?
7. 从图中指出心脏所连通的血管名称。
%mM
8.
心脏及连通的血管中的血液特点是什么?B5
9.
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起什么作用?m-*xP
10.
心房与心室之间叫什么?心室与动脉之间叫什么?|
学生依据预习提纲预习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引入预习,便于学生解读教材,提炼总结知识点,归纳规律,预习当中存在的疑问是4、8题,教师做好预习指导,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直观性。l))
二、心率和脉搏 /W3+T
1.
什么叫心率?心脏出现什么变化就记作跳动一次?q>20an
2.
用手按摸手腕搏动,说出自己的感觉。{Zh{a
3.
两人相互测量脉搏,比较运动状态和平静状态下的不同情况。5p5
4.
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心率约为每分钟多少次?儿童心率与成年人相比怎样?6HL%;
5.
切脉的部位在哪里?切脉如何知某一器官发生病变?=tx\5g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提纲解读教材。通过实际测量脉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全面预习教材。j)
三、人体的血液循环8Lxr
1.
什么是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系统由哪几个器官组成?w&{Y\
2. 血液循环包括哪两种循环途径?#
3.
什么是体循环?简述其血液流动的路径。K>"#XA
4.
什么是肺循环?简述其血液流动的路径。"p?l
5. 识图指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8k"
6.
循环过程中的气体变化和物质变化情况,血液是如何变化的?V=eG/u
血液循环中的路线和血液变化情况是本部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结合教材和挂图预习,归纳总结并找出其规律。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n-e
四、血压8aj
1.
什么是血压?什么是收缩压?什么是舒张压?5{jse<
2. 收缩压的范围?舒张压的范围??K
3. 血压的表示情况及其表示的意义?OBD>h
4.
如何判断高血压?有什么症状?如何预防?<iD;W|
在对前面知识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依据提纲和教材对血压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对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如高血压的辨别,教师及时引导。e
预习反馈:B!.A<
1. 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
)wHf
A、肺动脉、左心房
B、主动脉、右心房 C、肺静脉、左心房
D、腔静脉、右心室4
2. 人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是(
)_TcZ'&
A.、动脉 B、静脉
C、动脉或静脉 D、毛细血管~/
3. 在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的实验中,测量脉搏的部位是(
)>1
A、肘部 B、腕部
C、手部 D、上臂肱动脉/FWO
4.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7C
A、心房→动脉→器官→静脉→心室B、心室→动脉→器官→静脉→心房
C、心室→静脉→器官→动脉→心房
D、心房→静脉→器官→动脉→心室q
5. 下列血压记录中,有可能患高血压的是(
)hl
A、16.8/11.2KPAa
B、22.5/13.5KPa C、15/10.5KPa
D、13.5/11KPaBS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C=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预习教案)piWl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HIK"
■ 李保国?LOFH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epP
一、预习目标:2?
1. 知道圆心角、弦心距的概念。D@
2.
了解圆的中心对称性和圆的旋转不变性。jvO
3.
理解四组量之间的关系定理及推论,并会运用其证明有关的问题。{ti
二、预习方法:f2i
独立思考,生生交流,小组交流,师生交流。^ONkmp
三、预习提纲:Q{
1.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中心是什么?n
2. 什么叫圆心角?什么叫弦心距?U
3.
学生自制两个圆形纸片(等圆),并且在两个圆中,画出两个相等的圆心角,探究:在⊙O中,当圆心角∠AOB=∠A′OB′时,它们所对的弧AB和A'B',弦AB和A′B′,弦心距OM和O′M′是否也相等呢?A
学生动手制作,实验探究,总结定理。2n
4.
学生思考并总结四组量之间的关系定理及推论,并把它变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进一步分清题设和结论。vPS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可以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Tw[
预见性问题:关于定理和推论的适用条件,可能有部分同学忽略定理及推论的适用条件,“在同圆或等圆中”。Bc
典型习题:判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4v0X+
5. 判断题:qL5<
1)圆心角相等,则圆心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弦心距相等(
);3)弦的弦心距相等,则弦相等(
)。&{u
预见性问题,第3)小题学生可能失误较多,教师指导学生举反例区别。$Y
6.
如图,AB、CD是⊙O的两条弦,OE、OF为AB、CD的弦心距,根据本节定理填空。eCJ%4
(1)如果AB=CD∠AOB=80°_/4wX
∠COD=
$R:
(2)如果OE=OF, AB=9cm!%
则CD=
!d
(3)如果AB=CD
OE=6.5cmrlA2>v
则OF=
m^ /A
(4)如果∠AOB=∠COD,则AB
CDfIJS
7.
已知:如图,AD=BC,求证:AB=CD。/J1x
8.
已知:AB、DE是⊙O的直径,AC∥DE,AC交⊙O于C,求证:BE=EC,7M8#
7、8题设计图:要证明弦相等,首先要证明其它哪些量相等,在所选择的量中,证明哪组量相等最简单。Vy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