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辆载重大货车直冲而来的危机时刻,教师的本能促使她首先选择的是保护学生,她大喊一声:快跑!往沟里跑!!货车呼啸着碾过她的身体,王老师顿时倒在了血泊里,她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10多位学生的安然无虞,短短几日里,整个山东到处都在传颂着王老师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她感动着太多的人,人们称赞说在王格香老师的身上体现出的是——
人民教师的“格之香”
本报记者李炳亭
她是为学生“代死”的
本月11日中午放学,王格香和另一位老师护送在本校上学的一队学生回村,当行驶到胶州市营海镇营里路后海村路段,大约在离校门五百米左右的公路上,一辆载满了砂石的斯太尔大货车,仿佛突然失控一般,呼啸着从学生队伍的后面直冲过来,王老师本推着辆自行车跟在队尾,她闻声觉得异样于是抬头,电石火光间她做出了唯一的选择,她完全忘记了任何的躲闪,置自身的安危于不顾,冲着学生大喊:快跑,快向沟里跑!
离出事地点不足十米,正在路南胡同口忙着做饭的李老太太,目击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她抹着眼泪,哽咽着向本报记者介绍说,这个王老师是替学生“代死”的,真让人心疼呀。她回忆说,当货车冲过来时,是王老师最先发现的,当时假如她选择了躲闪,压根不会被轧死。她顾不得自己的安危,用手把靠自己最近的三四个学生推到沟里,同时奋力大喊着:都往沟里跑!货车就从她身上碾过去了,真惨呀,整个上半身血肉模糊……
另一位目击者是其中被救的一位学生的家长,他当时正从路北的一条小路上走过来,他是亲眼看着王老师倒在了血泊里的,他紧走几步,扑在王老师的尸体上放声大哭,一些惊魂未定的孩子也跟着跪在公路上,失声哭喊“王老师王老师”,闻声赶来的人拨打了120,然而王老师已永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她诠释了“师德”二字
记者在王老师所居住的大后旺村采访,很多人提到王格香老师都是痛哭失声,有个刘姓村民告诉记者,王老师多年来一直坚持护送村里孩子上下学,从村里通往学校的这段一千来米的路上,上学和放学常常回响着的是王老师对学生们的提醒:慢一点,别跑……注意看车辆!……时间还早着呢,不急!……
海庄小学的李贤江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并没统一要求所有教师接送孩子,而王老师接送学生的“习惯”却一直保持了很多年。
记者在采访中从村民处了解到,这段路原来平时车辆并不多,可最近附近有个工地在施工,各种载重车辆骤然多起来了,几乎三五分钟就是一辆,他们也曾为娃的安全担心,可有王老师陪护着学生,倒是放心,熟料,还是出了大事。记者在王老师出事的这段公路上看到,有关部门已开始着手安装护栏和划分道路标志。
自从王老师出事以后,每天来王老师家吊唁的村民和学生家长络绎不绝,有些家长还带着自己的孩子,再来看最后一眼他们喜爱的王老师。就在王老师出事的现场,每天都会有家长领着孩子在路边摆放上鲜花以示对老师的缅怀悼念。
王老师献身以后,青岛市教育局便于王老师所在的胶州市教体局、胶州市总工会一起,带着慰问金看望了王老师的家属,青岛市教育局日前已专门下发倡议,号召全市广大教师向王格香老师学习。王老师所在的营海镇,镇委镇政府专门下文,开展“关于向王格香老师学习活动的决定”,镇教办刘主任说,当灾难降临时,王老师却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她无愧于我镇教师队伍中的杰出代表。
胶州市教体局王静副局长对记者说,胶州市近年来一直在全市教师中开展“师德规范十不准”教育,注重教师师德建设,王格香老师就是其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楷模,也是胶州教育的骄傲,她诠释了人民教师师德的伟大!
李贤江校长还告诉记者,王老师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然而她始终对工作尽心尽责,尽管她一直身患严重的椎间盘凸出病,可她从未因为请假或耽误过工作,某一年家里翻盖房子,学校特意给了她两天假期,却被她主动拒绝了,为了不耽误上课,她顾不得吃饭,饿了一个人躲在办公室里就着开水啃冷馒头。而她对同事却又是那样的关心,王老师知道纪红艳老师离家较远,便常常从家里做好了热饭给她骑车送来。她对桌的李淑香老师父亲病故请假,王老师不用校长安排主动承担了她的课程……
在海庄小学,记者走进王老师所教的一年级,一提起王老师,这些仅有8岁的孩子们就哭成了一片,他们甚至还不真正理解什么叫死亡,仍然盼着为他们生炉子、替他们补扣子、帮他们系鞋带、喜欢牵着他们小手的王老师,啥时候还给他们上课呢。
据悉,海庄小学近日讲把王老师任教的班级命名为“王格香班”,并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学英雄、见行动的系列活动,希望能借此把王格香老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去。
一切因为热爱
王老师的灵堂设在家里的堂屋里,一盏长明灯;一张镶嵌的生活照片,镜子里的王老师是含笑的;一个用来烧纸的铁盆子。“灵堂”和她的家一样,透着的是寒酸和简陋。
王老师家徒四壁,甚至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房子也是旧平房,这个村的村民平时大都以出海打渔为营生,生活相对富庶。而王老师的丈夫却长期卧床生病,别说出去挣钱,连平时生活都需要专人照料,仅有的一个儿子留在家里照顾爸爸,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王老师每个月的工资,因而她的家在村里是属于条件差的,自从王老师献身之后,她的丈夫李宗坤和儿子李哲一下子就垮了,李宗坤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哭喊着这日子咋过?李哲劝父亲:爸爸,妈妈去了还有我,我一定不让妈妈失望,好好照顾你一辈子,妈妈是救人的英雄,妈妈死的值得!
王老师的妯娌告诉记者,早在李哲初中刚毕业时,王老师就做孩子的工作,让他选择辍学。妯娌听说了很是生气,找到王老师责问她:亏你还是当教师的呢,为什么却让自己的孩子下学?!
王老师也不争辩,慢条斯理地说,我总不能为了丈夫耽误教学吧。妯娌理解了王老师,她说王老师是无奈之举呀,为了她热爱的教育,它不得不做一回“狠心亲娘”了。妯娌是做服装生意的,她心疼她“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她说,一个1米67的人,整天拖着病体硬撑,瘦得皮包骨头,体重仅有80来斤,光有"热爱"能当吃当喝?她曾经试图劝王老师干脆辞了教师和自己一起“发财”,可王老师说自己离不开学生,这一辈子也离不开教育了。
王老师生前曾有20年做民办教师,最初工资每个月只有4元钱,然而她照样坚守了下来,李哲说,记忆最深的就是有时候自己一觉醒来,还发现妈妈佝偻着身子在备课,他说即便是停电的时候,妈妈依然会点着蜡烛备她的课。王老师是1998年转正为公办教师的,近年来工资略微多了些,除了大部分用在为丈夫治病上,她又主动把打了一辈子光棍的二伯哥负担起来,二伯哥哭着说,她把我当“老的”养着。
自从妈妈走了后,除了劝导父亲,儿子李哲就是守在妈妈的灵前,一边烧着纸钱,一边暗自抽泣,他不敢哭出声来,他怕爸爸会更加受不了。记者陪着他蹲在王老师的灵前,他告诉记者,这几夜他常常会突然醒来,觉得妈妈的离去只是一个梦境,于是就会高兴地爬起来,可一眼看见了妈妈的遗像,就再也忍不住了,父子两个便相拥而泣,可他心里仍然为有这样的妈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