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章丘教师进修学校的“狭路”狂奔

(2008-01-29 18:24:59)
标签:

教育

分类: 新闻采写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本报记者 马朝宏 李炳亭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朝宏李炳亭

    拥有一个三万余册藏书的图书阅览室,一个由70多台最新配置的电脑组成的微机室,一个设备先进的教育心理实验室;拥有与乡镇中学、市属所有学校连接的教学网络、双向视频会议系统;还拥有三人一间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学员宿舍……走进山东省章丘市教师进修学校,从这些“豪华”硬件到教师们忙碌的身影,以及几乎“一尘不染”的校园环境,就能感受到这个学校散发着的生机与活力,尽管校园里看不到多少在校学生。
    时光倒流到七八年前。“那个时候学校真是一穷二白,全校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辆破面包车,后来还卖了,只卖了1000元钱。学校的账面上更是一分钱没有。”回想起1999年刚来这个学校时的情景,窦校长说。
    王老师是进修学校的老职工,对学校那个时候的惨状深有感触:“因为经费有限,那时候学校教师到下面培训只能挤公共汽车。有一次我到曹范镇培训普通话,培训结束已经没了回县城的汽车,只好让学员用摩托车把我送到埠村再乘车。路过一个陡峭的斜坡,学员刹车过猛,我一个跟头从后车座摔了出去,肩膀和后背的衣服磨得稀烂。我刚爬起来,一辆运煤的卡车呼啸而过,把我和那位学员惊出一身冷汗。”
    随着学历补偿教育的结束,和其他大多数教师进修学校一样,章丘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门前冷落,设备闲置,教职工人心涣散,得过且过。外界传闻进修学校是养老的地方,教师福利少得可怜,青年教师连恋爱婚配也成了问题。
    经过对教育形势的反复分析,章丘教育局的领导得出一个结论:加强进修学校建设刻不容缓。他们决定选一个普通高中的优秀校长来当进修学校的校长,于是窦殿升来到了这里。
    窦殿升刚刚上任就迅速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诊断。
    “当时进修学校的老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大学毕业之后直接分配进来的,没有教学经验;另外一种就是受照顾的老教师——一些因为各种困难不能在中小学一线上课的老教师,往往被安排到这里。既然是养老的地方,当然老师们也就没有干事的心了。”
    “按照规定,教师进修学校的经费应该由各级政府拨款,但实际上办学经费并没有到位,学校每年的办学经费只有4万多块钱,连付电话费和网络费都不够,更不要说让教师出去学习了。”
    在此之前,教师学校一直在做学历补偿教育,但随着学历补偿教育接近尾声,教师进修学校应该走向哪个方向?没有人给出答案。所以,窦校长一上任,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想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谈得上发展。
    存在的问题弄清楚了,接下来就是一个个地去解决。于是,从2001年窦殿升正式担任进修学校校长开始,教师进修学校便在他的带领下一路“狂奔”。
   
让教师沉下去

    “我在高中的时候就是分管业务的,我深深认识到,教师素质不提高不行。这是重中之重。”怎么提高教师的素质?窦殿升想了一招:每年派5~10名教师到中小学挂职锻炼。“因为进修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没有中小学教学经验,不了解中小学教学实际,他们上课就不可能具有针对性,不可能想一线教师所想。这样的培训肯定没有市场。”
    学校把教师分为三组,轮流派到中小学去锻炼。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刚开始学校每月还给挂职锻炼的教师适当的交通补助。
    王老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进修学校的。2003年秋季至2004年夏季,他被派到一所中学挂职锻炼,负责初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还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
    刚去了三个星期,王老师就上了一堂公开课。“那堂课全校所有的教师都去听了。有些老师在此之前对我不以为然,你一个进修学校的老师,又没有实践经验,能讲出什么来?可是听完我的课,连学校的业务骨干都说,讲得真不错。”第二次公开课,王老师又把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的对话交流形式引入课堂,效果也非常好。“学生非常喜欢我的课”。
    王老师在这所学校待了一年,所带的二班总成绩最好时达到年级第二名,而此前一直是倒数第一。
    不单是成绩,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是好得“一塌糊涂”。因为王老师所在的学校是农村中学,很穷,学校举办运动会,没有班级经费。“运动会时给学生的巧克力、水,还有一些奖品,都是我自己出钱买的。”王老师还买了一只铁壶供学生打水喝。“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的爱,我就是想对学生好。女儿调皮我经常会发脾气,但是学生调皮我就是生不起气来。”
    王老师的经历在这所学校具有代表性,用王老师的话说:“在进修学校我们都是普通的老师,但是到了挂职的学校,大家都是‘个顶个’。”顾艳青是一名美术教师,在明水办事处绣江中学挂职期间,她的美术课受到师生的欢迎。去年她教的美术毕业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年,这个学校的校长亲自来请顾老师去上课。
    王老师认为,他们的成功是因为“在理论方面比较强,而且见识更广一些”。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每一位教师下去都代表着教师进修学校,他们可是“老师的老师”,压力自然就有了,所以每个人都非常努力地工作。
    现在,外出挂职锻炼在章丘进修学校已经形成了制度,锻炼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间断的,教师们也感受到了挂职锻炼给他们自己带来的好处。
    叶老师说:“以前我们强在理论,但是往往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不能让一线教师服气。现在有了这个制度,我们在教学一线表现出不可替代性,进修学校的培训对一线教师也就有了吸引力。”


与高校联合办学一箭双雕

    教师进修学校应该走向哪个方向?窦校长觉得,这个方向应该由进修学校的服务对象——教师来决定。
    “刚来学校的那段时间,我天天往中小学跑,跟中小学教师座谈,了解他们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看法和需求。”通过调查,窦校长得出一条结论:教师进修学校要生存下去,就必须瞄准“需求”做文章,再固守一条腿走路的“学历教育”只能是死路一条!
    找到了症结,他带领大家开始行动。通过实践和摸索,他们形成了多点开花、多条腿走路的办学模式。其中,“与高校联合办学”可以说是章丘教师进修学校的最大特色之一。
    窦校长知道,教师进修学校的师资人数有限,水平也有限,如果仅靠自己的力量,在培训方面不可能有大的吸引力。以前他在高中当校长的时候,也曾参加过很多培训,跟一些高校培训部门有联系。于是他想,何不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提高培训的权威性?
    “其实高校也需要利用我们扩大他们的培训业务,我们合作是双赢的。不同的是,人家高校选择的余地大,全省有那么多进修学校,为什么要选择章丘?所以,跟高校的合作都是我们主动出击,尽量给他们提供有利条件,比如说专家教授来讲课,我们吃住全包,车接车送。而且,我们管理非常严格,非常注重培训的质量。以函授班为例,每次考试我们都是请高校的老师来监考,和高考一样,课桌的桌洞朝前,每个考场配备两名监考老师,学校领导担任巡视员。这样,我们就赢得了高校的信任。”
    没想到这种合作“一发而不可收拾”,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跟他们合作,不但有济南市的、山东省的高校,还有西南师大、华东师大等省外著名师范院校。合作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档次逐渐提高。“我们现在开始探索和高校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只不过规模还比较小。”
    这样的合作大大方便了章丘和附近地区教师的学习进修。“仅从经济角度讲,就对教师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窦校长说:“同样的学习课程,在章丘上课,教师不用付住宿费、交通费,离着学校近的甚至还节省了餐费,省下的这些费用可能都赶上学费了。我们的培训能没有市场吗?”
    “和高校联合办学扩大了进修学校的业务范围,解决了学校办学经费问题。但是这只是一方面,高校老师们还帮助进修学校的老师提高了水平,尤其是在教科研方面,这一点也非常重要。”提到和高校联合办学,师训处叶主任说。
    进修学校一直要求教师作教育的研究者,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叶老师是学校的科研主力,到现在为止,她有四五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的刊物上,还承担了山东省“十五”重点课题。“我的这些成果都得益于高校老师的点拨和指导。有一次我研究的一个课题做到一半怎么都进行不下去了,于是我就请教山东师范大学的高伟博士。他非常有耐心,让我把资料寄过去,他看后给我提出了建议,当时我立即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研究也立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你们做的事情太多了”
   
    章丘教师进修学校发展到今天,和窦殿升校长有着直接关系。
    “窦校长是个‘工作狂’。”老师们这样评价他。窦校长自己也说:“老师们跟着我就是干活,都很忙。”

    这个“工作狂”只是形容他对工作全心投入,而没有“贬义”,因为老师们跟着他虽然活干得多,但是很带劲,觉得有奔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章丘教师进修学校的工作不是几个方面能够概括的。
    比如说,他们的培训项目不只是局限于教育系统,还积极为社区服务:为章丘市人事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国土资源局等单位组织了计算机培训,为进修学校的发展拓展出更加广阔的空间。
    他们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引进了以上海建平集团学校为主的“空中英才”教育资源和全国各地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让农村学校的师生也能通过网络听到专家的精彩讲座,看到精彩的课堂教学实例。
    还有,为了让培训具有多样性、针对性,他们聘请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近70人做兼职教师。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窦校长正和当地旅游部门商量举办旅游培训。章丘有著名的旅游景点“百脉泉”,这几年旅游发展很快,但是从业者素质太低,所以旅游培训肯定有市场。窦校长总是能发现机会,抓住机会。
    随着办学质量的提高,他们培训的范围不再局限于章丘市,特别是在新课改期间,他们几乎承担了济南市一半以上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随着声名远扬,他们还把业务做到了省外——他们从今年起成为“海南省中学教师培训基地”。
    在工作的细节方面,他们也下足了功夫。采访过程中,记者在办公室里看到了一份类似于杂志的刊物,仔细一看是学校的校刊。这份刊物是教师进修学校自己办的,不定期出版,内容包括学校的新闻,培训的动态,还有教师科研、学习工作心得,排版印刷都很不错。主管学校宣传工作的王老师介绍,这刊物主要是给各个学校及兄弟单位看的,让他们及时了解进修学校。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学校能够想到办刊物宣传自己,而且还能办得像模像样,真是不容易。
    怪不得连来视察的领导都说:“你们做的事情简直是太多了。”
   
将“狭路”走成“坦途”

    多年来,章丘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继续教育这片领地上不断开拓着。他们努力抓好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各类短缺学科教师培训,他们举办普通话培训,开展基本功训练,进行英语培训,要求35岁以下的教师要取得国家等级证书,35岁以上的教师要掌握英语200句。抓好教育技术培训,提高了全体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和运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在校长培训中,以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为基础,先后举办提高培训11期,累计培训小学校长584名,做到了全部小学校长持证上岗,使95%的中小学校长都能按计划接受培训,切实提高了校长们的理论素质和管理能力。
    执着的坚守换来了喜人的收获,2005年11月4日,章丘市教师进修学校一次性通过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验收,成为山东省首批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章丘教师进修学校“火了”,如今在当地人的心中,这里再也不是养老的地方,而是“干事业的地方”了。
    现在,从全国范围看,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可以说非常不乐观,在很多地方教师进修学校被各种机构兼并,而没有兼并的也很少有坚持培训的道路,而是通过办中小学等其他方式得以维持。
    章丘市教师进修学校不仅没被淘汰,而且将培训之路发展得红红火火,把众人眼中的“狭路”走成了一条金光灿灿的“坦途”。
    他们的“狭路”突破经验,无疑为那些还在挣扎着寻求生存的同行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启发和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