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北有魏书生,南有冯恩洪”之说。 给我的印象:冯先生是一个智者,一个从情感到理性均充满智慧的人。听他讲话,是一种过程愉悦的享受。 |
>>>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
>>>学校永远有差异,学校永远无差生;教师要善于面对差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提倡用赏识的目光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名字都充满神圣和庄严。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合适;教学方法的合适;教育评价的合适;学校管理的合适。
>>>“是什么在阻碍中国的人口转变为人才呢?” “国际社会认为,是教育评价这个瓶颈阻碍着中国的人口转变为人才。中国的教育评价犯了低级错误。我们的学校教育只发展人的语言智慧和逻辑智慧,而不承认人的多元智慧。”冯校长不紧不慢地自问自答。
冯恩洪建议学校去“发展学生的强势智慧”,打破“课程”与“时间”僵化的组合,减少“圈养”学生的时间,增加“放养”学生的时间。学校教育应以“圈养”为主、“放养”为辅,因为“圈养”出规范,“放养”出个性。
>>>人群的水平说到底是领头人的水平。
>>>《老虎当校长》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人是有差异的,样样都会忽略了人的这一特点。大千世界,只有人是有差异的,差异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啊!
>>>学校的课程不能只是课程表上的课程!
>>>做老师要做有思想的老师,做校长要做有思想的校长。匠是在重复,家是在思考!
>>>每天回家,哪怕再晚也要每天学习1小时,当时觉得没什么,但坚持二十年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好的校长不应该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一种悲壮的美,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可以发展自己!
?/P>
韩校长的教育创新思想和向阳小学的创新教育实践,昭示了这样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只要创新,教育的潜力是无穷的;只有创新,教育的发展才是现实的。 |
>>>韩珍德:我曾经看过《上海教育》杂志上刊登的一篇题为《校长,你准备好了吗?》的文章。文章提出,校长应该会经营,要具备一个企业家的精神。这就说明校长不仅要会教书,懂管理,还要懂经营。懂得经营学校、老师和孩子,还要学会搞经济。学校要发展,没有钱谈何容易。尤其像我们这些乡镇学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等、靠、要”还不知到猴年马月。所以,我国的农村小学校长,不仅要具备教育管理的能力,还应该学会经营学校。
>>>要经营好一所学校,校长必须有超前意识。
>>>校长要“五官端正”。
>>>校长要做“好司机”。
>>>打造高效课堂是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我们必须埋头于“问题”,去寻找中国教育的答案!这样的行动才是救国图存。其实归结出来就三句话:行动就是研究!问题就是课题!
>>>“时间+汗水”——这样的教育没有出息。
>>>教师要做三种人:会学习的人,快乐工作的人,善于反思的人。教师的生活就是:学+思+行
哪个老师的作业量大,哪个老师就是笨蛋,因为课堂上教不会,才会用高强度的作业来补。
>>>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成为一座教育丰碑。一个“丰碑教师”,他必须有自己的教育之爱、教育信念、教育理想、教育反思。在课堂上,教师不是被动的课程传递者,而是负有选择和组织学生学习经验的责任,是课程转化和实践的主体。
>>>阅读课成了昌乐二中每个学生的必修课。
>>>做一名“幸福教师”,为了让教师感受人生的幸福,昌乐二中把教师的人性修炼分为:
1.
修炼上进的事业心。要把敬业当成习惯,人的一生才会精彩。一个没有事业心的人就是一个没有人品的人。
2.
修炼博大的爱心。仁者爱人,爱人首先是爱自己,爱家人,然后爱同事、爱学校,爱学生、爱事业、爱生活。
3.
修炼坚强的意志。里尔克说:“成功意味着什么,坚持就是一切!”成功就是永不放弃,持之以恒,终成正果。
4.
修炼豁达的胸怀。景由心生,佛由心造。人要做“心”的主人,既不物化,也不流转,顺境逆境,保持心态。
5.
修炼协作的精神。珍惜缘分,尊重合作。欣赏他人,乐于助人。学会“妥协”,又敢于坚持。
6.
修炼认真的态度。态度决定高度,态度决定一切。既要高屋建瓴,又要重视细节。既要热情万丈,又要不厌其烦,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做。
赵校长说,这就是理想教师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