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郎口答疑]由我的一次座谈答曼芸老师

(2007-11-27 17:02:12)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杜郎口

1、我们要弄清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必须符合三个标准:

(1)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新课标下,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这个理念不是一个时髦的叫法,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须条件;

(2)在具体的一节课里达到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

(3)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

高效课堂要符合三个“量”:

(1)信息量;(2)思维量;(3)训练量。

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

(1)形动,课堂上孩子动起来了;

(2)心动,思维在动;

(3)神动,思想在动。

我们的课堂要符合两个标准:

(1)高考的需要;

(2)学生的需要。

我们的课堂高考的需要太多,学生的需要太少,我们讲的语文素养,并不是单纯字和词的问题。素养是一种感觉,和幸福是一样的,一个没有诗意的老师,怎样教诗歌,那是不可能的,我前几天看到一树金黄的银杏叶时就想,我们为什么不上这样的"生命绝唱课"?到春天到来时,上一堂"青草课"?等等.

   我们课堂上可以少讲字词,把孩子们的诗情唤醒,真正让他感觉到语文之美的时候,一切都解决了。语文并不单纯是人文性和工具性,还有思想性和科学性,如果我们单纯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掉其它三性的话,语文还是什么都没有。

2、提三点建议:

(1)把课堂还给学生,尽可能想办法改变观念,锐意进取,老师要少讲,做到“精、实、活、新”;

(2)提高自身素养,要多读书,便于跟学生交流。提高自身素养,才能建立学科信仰;

(3)善于学别人,借鉴名师,进行课堂探索,形成自己的课堂特色。我们是名校,就要有名师,要人人争做名师。

 3、专答曼芸老师:开放课堂的目的是通过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以此达到所谓的高效,高效课堂一个很重要的标识是小组学习!即人人学、生生相互学、师生学,没有分组这样的形式,很难调动和组织多种学习手段。所以,我建议是要拉开桌子的,当然,不拉也可以,但课堂必须还给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