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杜郎口 |
1、我们要弄清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必须符合三个标准:
(1)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新课标下,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这个理念不是一个时髦的叫法,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须条件;
(2)在具体的一节课里达到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
(3)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
高效课堂要符合三个“量”:
(1)信息量;(2)思维量;(3)训练量。
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
(1)形动,课堂上孩子动起来了;
(2)心动,思维在动;
(3)神动,思想在动。
我们的课堂要符合两个标准:
(1)高考的需要;
(2)学生的需要。
我们的课堂高考的需要太多,学生的需要太少,我们讲的语文素养,并不是单纯字和词的问题。素养是一种感觉,和幸福是一样的,一个没有诗意的老师,怎样教诗歌,那是不可能的,我前几天看到一树金黄的银杏叶时就想,我们为什么不上这样的"生命绝唱课"?到春天到来时,上一堂"青草课"?等等.
2、提三点建议:
(1)把课堂还给学生,尽可能想办法改变观念,锐意进取,老师要少讲,做到“精、实、活、新”;
(2)提高自身素养,要多读书,便于跟学生交流。提高自身素养,才能建立学科信仰;
(3)善于学别人,借鉴名师,进行课堂探索,形成自己的课堂特色。我们是名校,就要有名师,要人人争做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