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教育报>:砸掉讲台,课应该怎样上?

(2007-11-26 15:46:22)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杜郎口
 
【每周一问】砸掉讲台,课应该怎样上?
http://www.jyb.com.cn/images/detail/www.gif
  作者:李炳亭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页面功能 【字体: 】 【打印】 【E-mail推荐
http://www.jyb.com.cn/images/detail/hdott.gif

砸掉讲台,课应该怎样上?

《杜郎口课堂宝典》:细解杜郎口“旋风”

  ■李炳亭

  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常得以接触一些校长,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和我谈及那本给我带来良好声誉的《杜郎口“旋风”》。客观地讲,因为写作和报道了“杜郎口”,我竟然拥有了一张烫金的“名片”,此份荣耀令我受之有愧。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实,杜郎口的名声是他们潜心课改、十年一剑的结果。中国教育需要杜郎口,这注定他们的成功是必然的,我只是被从天而降的那块“馅饼”幸运地砸中了而已。

  杜郎口是靠课改闻名全国的,可怎样来评说杜郎口呢?

  说起来一言难尽,当初我在《杜郎口“旋风”》中曾经用了“非典型”这样的词汇。说实在的,起初我本是打算直接就用“课改旋风”或者“飓风”这样的词来“冲击”一下,但冷静地考虑,觉得如杜郎口这般的课堂“忤逆”实在是对传统课题的“颠覆”,如果猛不丁地推出来,很多人可能一时难以接受,所以才选择了略为温和的字眼。但出乎我们预料的是,图书发行后产生了空前的反响,刮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杜郎口旋风”。

  《杜郎口“旋风”》之后,杜郎口中学就有编辑一套“课堂实录”的想法,目的就是给学习者提供一个课堂“范本”。历经两年,九易其稿,在校长直接挂帅、教师全员参与下,杜郎口的“代表作”---《杜郎口课堂宝典》问世了。

  该书是杜郎口中学课改实践的经验结晶:它囊括的不仅是探索者勇往直前的果敢精神,而且是认知教学、直达教育本质的“钻石途径”;它呈现出的不仅是对“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印证,也是对杜郎口课堂理念的诠释和对新课改的直接破译;它不仅可以使学习者有章可循、有据可考,是一部“以课堂为师”的范例书,而且是走向课堂自主与探索高效课堂模式的不可多得的“教学秘籍”。

  诚然,我“无限”拔高这部书,其实是想说明这部书对于杜郎口“粉丝”的重要性。创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教育期待吗?当然“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是允许的,在教育学术的范畴内,什么样的观点都可以争鸣。“说得再好不如做出个样子!”杜郎口就为我们做出了“样子”。

  《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8日第5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