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源自思想的尝试

(2007-10-22 21:20:36)
分类: 高效课堂
     那时赵丰平还是个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青年教师。

    既然教的是高中,教师的天职要求他必须为学生的将来负责。

    他懵懂地想,所谓对学生负责,难道仅仅是让他们升入大学?教育假如沦落到仅为学生们升学负责而牺牲一生的发展,那生命岂不是太过于悲苦?

    可想归想,成绩还是要抓的。不抓升学万一砸锅了,岂不成了学生的罪人?

    可抓来抓去,他竟然发现一对悖论:为什么有的孩子拼命死学,可效果未见奇效?不是说种瓜得瓜吗,为什么付出了时间和汗水,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看来学习得需要“方法”,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又怎么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他于是开始潜心研究,他把这个研究悄悄定名为“寻找金钥匙”。

    慢慢他发现,仅仅靠方法去攫取学习的财富,很容易滋生和助长学习的投机。一个学习心态不端正,学习情绪极易波动的学生,仅仅依靠方法,是“跛子”行路,即便偶尔“跑”到了前头,也难免有一天会不掉队。学习,需要从修炼“学习品质”抓起,可这样的想法尚难与人达成共识,于是他开始一个人的尝试,他把这个尝试偷偷命名为“人性锻造工程”。

   他教的班是七班。七班有个颇让他欣赏的学生,名叫秦国辉。有一天,他把他叫过来,拍着他的膀子说:国辉,你是个优秀生,可你写的字……

   这个叫国辉的孩子,腾一下脸红了,他打量着自己满纸的“蚯蚓”,对老师立下了决心。他在自己的本子上写道:我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我以自己的字体丑陋为耻……

   仅仅两个月,秦国辉竟成了全班写字最好的学生。

  这件事一下让赵丰平收获了信心,他坚信惟有唤醒心灵的教育,才能缔造育人的神奇。

  可怎样锻造人性?他觉得应该从锤炼学生的情绪开始。

   他在黑板上画了一条坐标,另添一条正弦曲线,在波峰标上了“快乐”二字,又在波谷标上“低沉”二字,开始了他关于“人性课”的第一次演讲,他说,任何人的生命都有两个周期,一个叫快乐,一个叫低沉。谁能延长“快乐”就意味着缩短“低潮”,谁延长了快乐就等于留住了成功。

   这新鲜的开场白着实让学生们一下兴奋起来。他接着讲,遇到快乐不得意忘形,遇到“低谷”会选择出离,这人生的辨证取决于“心”的修炼,惟有处乱不惊方能主宰情绪,惟有主宰情绪方能战胜自己!

   学生们的思想豁然洞开。从此争先开始了另一种竞赛:比毅力,比恒心,比助人,比意志,比心态,…… 

    哪个班里没个调皮的孩子,有一次赵丰平正在上课,一位总喜欢以迟到彰显“标新立异”的学生,推门进来指冲着自己的座位走去,赵丰平大喝一声,“出去!你至少要喊声报告再进吧。”

    那学生不情愿地退出去,懒洋洋地嘤嗡一声:报告。声音细得只有他自己才可以听到。

   说完,不等赵丰平反应,他自作主张推门再进,又接着用手把教室的门使劲带上,“砰!”

   年轻气盛的赵丰平一下就火了,他跳下讲台,紧走几步,迎着他就举起了巨大的巴掌,所有的同学都屏住了呼吸,齐刷刷的视线就聚集在他扬起的巴掌上。这时候,他突然意识到,假如这巴掌落下去,这个应该受惩罚的学生,众目睽睽下将失去面子,他的巴掌骤然就凝固在空中了。可假如轻易收回去巴掌,又怎么起来惩戒作用?

  他脑筋一转,举着巴掌就“表演”起来,他面呈震怒,因为“生气”而激动得气喘吁吁,他“喘”了足足有两分钟,他的目光同时逼视着那个早就缩好了脖子等待巴掌判决的孩子,时间骤然就凝固了……真是漫长的两分钟,想必那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批评里知道错了,他怕了,脸色涨红,原本昂着的头慢慢低下来,眼睛盯着鞋间,怯怯地像一只受了惊吓的羔羊。赵丰平的心一下就软了。他把巴掌落下,轻轻地拍着那位学生的头,可声音依然威严地说:坐回去吧,你反思一下,找个时间和我谈谈。

    刚一下课,这个犯了错的学生就找到赵丰平,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错了。

    这没落下去的一巴掌让赵丰平和这个学生记忆了很多年。

   去年,七班搞老同学毕业聚会,这位已当了机关干部的“过失”学生,给自己当年的老师提到这一巴掌时,仍然满含深深的感激,他说,老师,是你维护了我的尊严!是你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尊严。

    这个懂得了尊严的学生,从此他变成了班里刻苦学习、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当年参加高考升入了山东农大。赵丰平回忆说,当年其实并不懂什么是教育,但维护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的尊严,应该就叫教育吧。

    那年 临近高考的时候,赵丰平还悄悄做了另一项“判断”试验,他按照学生平时的修炼程度,列了一张“功力表”,从第一名排到最后一名,他要等到高考发榜时,比照高考成绩再揭晓谜底。

    他盼着高考,果真考完了,却又盼着公布成绩。

    一眨眼,成绩公布了,他的班竟然有24名本科上线,全校人奔走相告,称为“七班奇迹”。赵丰平收起雀跃的激动,他拿出那张“功力表”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对照。

    他一下跳起来了!

   原来 他事先依据学生“修炼”排列出来的“功力表”名次,从第一名到第二十四名,竟无比巧合地和高考成绩排列表一模一样!

   从此他得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教育生涯的结论:高考其实就是考修炼!高考考的是人品!

   他还说,高考其实考的也是老师,是老师的教育境界!

   这一年,他还取得了另一个成绩:发明了那套惠泽千万个学生的“八环节学习法”。

   这个“八环节学习法”又称“金钥匙”!

   他因而蜚声潍坊市教育界,并获得了全国和山东省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

    这一年,他被提拔为昌乐二中的校长。

   这个当年考上24个本科的七班,除了秦国辉升入北大外,还有一位同学升入了清华,到今天,24个孩子里有7人已获得了博士学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