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转载 |
我喜读禅宗,最喜是公案.
有个烧庵子婆婆,供养一和尚已是三年,婆子这日里让小姑娘送饭,并吩咐小姑娘从后面抱和尚,并一定要小姑娘问和尚的感受如何?小姑娘果然而行,回来告诉婆子和尚果真了得,已修到境界了,婆子问,和尚咋说,小姑娘告诉婆子和尚就说了一句话:苦木依寒岩,三春无暖气.
婆子答:那留他做甚?于是把庵子烧了,把和尚赶去家门.
这个案子我参不懂.是真的不知为不知,面对女色不动,是无相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尚何错之有?为何要烧了庵子?但佛法反对执破无明,似乎和尚的表现又执著于佛法了,禅宗讲究明心见性,"应无所住才能生其心",所谓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受,想,行,思皆空,"枯木依寒岩"不是空,而应该是和尚的"受",和尚枯坐苦修,面对一个小姑娘的拥抱,依然没能达到"空",是小姑娘"验证"了和尚的实修,婆子烧庵或许是一种"点化"?
前一篇:[红尘扯淡]明心见性
后一篇:[红尘扯淡]什么是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