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儿子回乡读书
(2008-08-18 22:54:26)
标签:
评赛观赛诗歌日记儿子回乡读书农村老家北京教育文化 |
分类: 岁月随笔 |
说明:儿子要回老家去上学。今天上午8点半在平乐园打车,准备送儿子去六里桥汽车站乘车长途车。谁知上班期间出租车皆有乘客,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算拦住一辆富康。班车是10:45发车,一路上很紧张,担心误车。幸好是奥运会期间实行单双号,除了红灯多之外,道路还比较畅通,赶到车站时刚十点,时间还比较富裕。车站是一个很有人生况味的地方,你的旅行计划可能因为误点、晚点而耽搁,也可能因为上错车而误入它途。车站像命运的主宰,只有人们耐心地等待他的眷顾,而他却从不等人。
儿子一直在北京上学。从平乐园小学毕业后,进了暂住地较近的大望路中学读书,今年夏天初二毕业,现在要回老家去读初三,然后考高中。我告诉他,如果你觉得北京好,那就在家努力学习,四年后考回北京。还告诉他,在老家这期间,不打电话、不QQ、发布电子邮件,但没周写一封信寄来。我计划用书信的方式,给他讲一些道理做一些引导。儿子没有犹豫,也没有忧伤,反倒有些新奇和激动。
对于送儿子回老家读书,我犹豫了很长时间。来北京虽说十几年了,一直是良民的干活,工资很低,除了房租和日常开销,省吃俭用也攥不住几个钱,所以,一开始就没有让儿子上名校的心。上初中报名时曾去附近好一点的学校——北工大附中问过,一开口就要3万元“自愿赞助费”!看着“老师”红口白牙说出这样的话,差点没把我气晕,我忽然明白社会不尊重老师的原因了。现在的学校已把学生当成摇钱树了。后来就打电话联系到了大望路中学,经过现场考试,同意接收,只按北京市规定每学期收取500元“借读费”。儿子的班主任丁老师很有责任心,不厌其烦,纠正了儿子不少小毛病。在此,我要向大望路中学和丁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来计划一放暑假就回去,后来觉得北京奥运会马上要召开,这是百年盛事,应该看完开幕式后再回去。虽然都是看电视直播,但在北京看还是不一样。为了增强他的奥运记忆,我还特地带他到天安门广场玩了两次,去感受一下奥运气氛。
把儿子送回老家去读书,他也许理解,也许不理解。面对铁的现实,但我只能如此选择。如果他要埋怨,他只能怪自己生错了人家。如果我要怪……那我又能怪谁呢?
本来计划写首诗的,明天再说吧。
今天还有两件事值得一记:一是亚洲飞人刘翔因伤退出男子110米跨栏比赛,举世震惊。本人一向对竞技体育持保留态度,所以对刘翔这个“不玩命”的决定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同情,并给予积极评价。因为,为了拿奖牌不要命的做法,既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又有违奥林匹克精神。
《南阳日报》“白河副刊”今天发表阎延文博士的评论《驰骋文明的沃野——评陈立红诗集〈文明的呼唤〉》。在此特向阎博士和崔伟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