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演出票价为何这么贵?
(2008-08-16 23:48:55)
标签:
陈立红电脑茶馆话剧文化 |
分类: 电影评论 |
上午10点,去平乐园电脑维修城修电脑。笔记本电脑坏了有一个多月了,一直没顾上修理。原以为是风扇有问题,上周末就卸下风扇到电脑市场去配新的。一问,一个风扇要200多元,光换风扇芯也要120-70元,太贵。记得电脑风扇原来一个只要10多块钱,但笔记本电脑的风扇贵的离谱。后来找老乡帮忙,砍价换个风扇芯。可是,换了之后电脑还是无法开机。维修员怀疑是主板有问题,就填了单子维修。
在维修电脑的时候,小吴打电话说一块过来,晚上一快儿去首都剧场看话剧《天下第一楼》。该剧是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为奥运文艺演出季的组成部分。中国移动借此推出“全球通奥运演出季”积分换文艺演出票活动。我是移动客户,累积了几千积分,一直没什么用,就在网上登记换了戏票。北京人艺名气很大,一直想去观摩,但没有机会。因为现在的演出,票价贵的离谱。记得小时候看场电影两三毛钱,现在动则就是七八十元。话剧、京剧、音乐会等现场演出票则更贵,高的好几千,少的二三百元,委实不是平民百姓消费得起的。
文艺演出票价为何这么贵?我曾研究过其中的原委,原来这都是与“世界接轨”的结果。在美国,电影是大众娱乐,看场电影也就5-10美元。到了中国,经营者按美元兑换人民币进行定价,就出现了60-120元的电影票。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电影消费价格,与美国是同一个水平。但是,这些影院的经理大人们却忘了,中国人的平均工资是美国人的三十分之一(旅美经济学者温跃宽,2007年1月9日)!所以,一般老百姓看不起美国价的中国文艺演出好像就不奇怪了。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他们这么定价到底合理吗?我的回答是:合理。只是这个“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而不是发展中国家的理。这是因为,这些文艺表演的导演、演员、舞美、灯光等等,他们都是与“世界接轨”的高收入群体。特别是那些明星、那些所谓的腕儿,更是价格不菲,于是就把演戏的成本抬得很高。虽然票价很贵,但还入不敷出得原因也在于此。
在中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地方与世界接轨了,比如电脑、汽车、手机、股票、油价等等诸多领域,都已经与世界接轨了,但就是人民的工资水平还没有接轨。我曾戏言:对老百姓直接有利的他们不接轨,对老百姓无利的他们乱接轨。那些主导经济政策这家那家,像一个笑话所讲,就是两砣狗屎而已(笑话说,有两个经济学家困在沙漠,饥渴难耐,突然发现两砣冒着热气的狗屎,每一人抢一砣要吃。甲说,先不慌吃,我们先做个交易,我把我这一砣1000万卖给你,你把你那一砣1000万卖给我,物以稀为贵嘛,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样我们不但有得吃,而且还创造了2000万产值。乙表示赞同,就交换场地吃了起来,高兴地说,我们创造了2000万产值!其实就是两砣狗屎。)有一段时间,戏和电影没人看了,影剧院门可罗雀,高票价吓退老百姓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最近两年,影剧院好像又活跃起来,大约是收入可观压力巨大的白领烘托起来的。
本来想谈点观后感的,写到此,写生气了,已没有心情再“欣赏”这花钱的艺术了。等回头心情好时再说。现将该剧资料转发如下:
话剧《天下第一楼》剧情简介
卢孟实生性聪慧能干,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福聚德”的三间老屋翻盖起二层楼。十年后,唐家二位少爷在流言蜚语的怂恿下,与卢孟实争起了东主财权……卢孟实离开“福聚德”回山东老家。行前托玉雏留给东家一付硬木漆金对联,曰:“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横批是:“没有不散的宴席”。
编 剧:何冀平
导 演:夏
设 计:黄清泽
主要演员:杨立新 王长立 岳秀清 王大年 马星耀 孙大川 王刚
张万昆 兰法庆等
演出时间:2008年8月5日--8月17日晚7:30(周一休息)
演出地点:首都剧场
票 价:500元、380元、280元、180元、120元、80元
学生票价:60元、40元(凭学生证入场)
订票电话:65250996
24小时订票热线:65246666
学生票订票电话:85116622
北京人艺网址:www.bj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