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徐哩噜,放着好好的大学老师不做,她再过几天就要离开这座城市,天远地远的跑到边疆支教去了。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徐哩噜将每个月只有三百多元的工资,把青春挥洒在一个此前她从不认识从未去过的小山村,山风作伴,白云同行,可能还有透过破房顶滴落到教室里的雨滴。
在走之前,她把自己多年来积攒的宝贝拿出来义卖,诸如手链耳环CD什么的,卖得的钱全部带去给需要帮助的人。她还给每一件义卖品都配上一首小诗,足见良苦用心,比如一对水晶耳环,她写道:
新扎的耳洞忽然在不经意中已经愈合
虽然能看见痕迹
却再不能轻巧地让耳环进入
如果爱情的伤口
也能像它学习生长的速度
亲爱的
你会像我再重新打一枪
然后为它配上一对
透明如水如最初的心如最早的泪的
白水晶耳环吗
比如一张成都地下音乐“声音玩具”CD,她写下:
有人说了你要说的话
有人卖了你刚砍的柴
有人做了你想要的爱
有人拔了你地里的菜
你说
我被击中
就是这时代
说你呢
请你
不要走开
就在这里
我们喝喝小酒吃吃小菜
如果你猜想,徐哩噜同志不过是想去为自己积累一种经历,好回来提干或者评职称什么的,那你就错了,徐哩噜同志参加的是一个非政府背景的NGO组织,是没有功利性的纯个人行为。
如果你猜想,徐哩噜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碰到不开心的事,想要找个地方逃避,那你更错了,她和我一样,刚刚结婚,目前还是非常幸福的状态。我猜想,她的“新婚别”会很动情的,只是她没讲出来。
徐哩噜说,她这么做,只是为了“不浪费我的使用价值;帮助别人,得到满足。”
我在这里郑重的号召大家向徐哩噜同志学习。
我知道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勇气,比如我就没有。至少目前没有。没有勇气,舍不得身边的好,更害怕生活突然间失去它原来的模样,一切从头开始。我们已经习惯在一趟飞快的列车里安稳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列车让我们前行,我们只是偶尔看看窗外的风景。
徐哩噜的事,给我上了一课,我在想,生活中,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不满足呢?想想徐哩噜吧。
我写下这些的时候,内心很激动,可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激动,我要大家向徐哩噜学习,到不是要人人都跑去贫困地区支教,我觉得应该学习她的人生态度。想做什么就去做,并且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做。我们也应该学习她对待生活的那种举重若轻,那种淡定。
我也相信,徐哩噜会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可以很精彩。
我记得自己刚上中学时,人生理想就是当一名山村教师,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人生理想早变了,或者说,我已经很少去思考关于人生理想这样的大命题了。相比徐哩噜,我是真的惭愧。
我告诉徐哩噜,到了云南,如果能上网,请一定坚持写博客,我会经常去看的,像看一个自己无法实现的梦。
有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老和尚和小和尚去化缘,回山的路上,看到一个女人过不了面前的河,老和尚不加思索的把女人背过了河,放下,继续往前走。后来,过了很久,小和尚终于忍不住问老和尚:师傅,你怎么可以背一个女人呢?老和尚反问:我都放下了,你还放不下?
我相信我们所有的朋友听说了徐哩噜的决定都会为她放不下,都像那个故事中的小和尚一样,有太多的疑惑,可她自己早放下了。大家去看她的博客吧,看她在面对种种疑惑时,所呈现出的率真和坦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