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英国刻板印象中国游客文化 |
分类: 中西文化 |
【东方文化西方语微信公共号chinglish_zhaihua】
话说中日两国驻伦敦大使在报纸和电视上舌战,互责对方国家是“伏地魔”(Voldemort)引发英国人围观,对中国人和日本人有了直观的认识。正好这两天英国媒体正在争论一本英国旅游宣传机构VisitBritain新近为英国酒店服务业准备的“指南”,其中就提到了中国人、日本人的若干不同特点:
——中国人:中国人不喜欢鬼故事(Chinese tourists dislike ghost stories)。中国人住酒店不喜欢离接待前台距离远的小房间(Chinese visitors dislike small rooms far away from the reception area),也不喜欢床垫太柔软。
——日本人:日本人最挑剔,要求多但不要指望他们开口提要求,事无巨细都应该理所当然的为他们想到。如果拒绝他们的某一要求,不要直通通的说“不”,而要想一个更好听的词儿(The Japanese expect their every need to be catered for - and anticipated without them saying anything. They also prefer ‘nicer alternatives’ to the word ‘no’)。
此外,在2012年伦敦奥运前,VisitBritan也推出了一套指南《给客人一流的欢迎》(Delivering a First Class Welcome)。那本小册子里也提到了中国人、日本人——
——中国人:如果中国客人恭维你,不要回答“谢谢”,而要“客气的予以否认以表示谦虚”。如果你赞美中国人,要做好对方予以否认的回答。中国人最擅长尽在不言中,英国人要学会听话外之音。
——日本人:生气、尴尬、悲哀或失望的时候,往往脸上呈现微笑。
当然,除了中国人、日本人以外,英国旅游机构VisitBritain的最新指南也提到了其他国家——
——印度人:印度人很温和友善但是喜欢改变主意。而且,他们有摇头的习惯。店主应靠直觉判断客人摇头是“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加拿大人:对来自加拿大的客人,最糟糕的莫过于问他是来自美国的哪个州:美国人?你骂谁呢!
——法国人:法国佬冷漠,不喜欢对陌生人微笑或目光接触,别见怪。但常会表达自己的不满。
——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人的讽刺幽默按英国人的标准显然不够“细腻”。他们很喜欢的“英国佬”(Poms)笑话是想套近乎,没有恶意。
——德国人:如果德国客人提出什么要求要立刻回应,否则他们会变得粗鲁甚至表现出攻击性。
——比利时人:不要和比利时人提他们国家的政治话题或语言问题。
资料来源: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britain_focus/2014/01/140110_britain_focus_britain_guide.shtml
【告各位读者:翟华开通了微信公共信号(微信号chinglish_zhaihua),以“中式英语大全”为题,算是《东方文化西方语》的一个子栏目,随时介绍中外时事中流行词的对应英语翻译和相关掌故,欢迎各位通过微信订阅、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