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诈骗短信显得如此“弱智”?

标签:
诈骗短信弱智文化 |
分类: 中西文化 |
【东方文化西方语微信公共号chinglish_zhaihua】
话说今天是在下“东方文化西方语”微信公共号开通“两周月”,为酬谢各位的支持,您的手机微信号赢得了百万尼日利亚奈拉大奖——Yes,
you have won millions of Nairas!——
Seriously? you mutter。
类似这样的获奖短信,想来各位每天都能收到几次。这其实是国际惯例,一般称为“尼日利亚骗术”(Nigerian scams)。收到这样的骗子短信不奇怪,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些诈骗短信显得如此弱智(so crude and obvious),就这还能有人上钩吗?
对这个问题,微软研究人员Cormac Herley作了认真的研究。他的结论是:Nigerian scams are scientifically designed to identify idiots(尼日利亚骗术的设计很科学,可以甄别弱智者)。
为什么呢?你想想,如果骗子短信的内容很缜密,跟真的似的,那么可能很多正常智商的人感兴趣,而从这样的人手里最终把钱骗到手是完全没有希望的:花时间很多,却没有收获——这种赔本买卖是没有人去干的,骗子就更是如此。相反,如果那么图样图森破的短信都不能识别,居然回复骗子,实际上是个智商筛选过程(screen out skeptical folks),剩下的都是low-hanging fruit,容易上当,骗子得手的几率也就陡增。
所以,不是诈骗短信弱智,而是骗子们太狡猾了,我们至少得和他们一般见识才能不上当。
【告各位读者:在下最近开通了微信公共信号(微信号chinglish_zhaihua),以“中式英语大全”为题,算是《东方文化西方语》的一个子栏目,随时介绍中外时事中流行词的对应英语翻译和相关掌故,欢迎各位通过微信订阅、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