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种病叫Face Blindness(“脸盲”)

标签:
脸盲文化 |
分类: 中西文化 |
一般人认人都是先认脸,所谓熟面孔或生面孔,一回生、二回熟嘛。但是有位英国医生戴维 (David
Fine)
的坦白让人吃惊,他说,“我永远无法借助面孔来辨认别人”。这位年届60岁的英国学者是不能通过面孔认人的人。他只有到了30岁的时候才大梦初醒,发觉自己辨认面孔的能力比普通人差远了。快到五十岁了,才清楚原来所有的面孔几乎在他眼中看来一模一样。过了50岁,才知道有一种病叫“脸盲症”,只有到了53岁,才弄清楚自己得的就是这种病。
“脸盲症”用英语说是 “face blindness” 或者更文雅点说 prosopagnosia (from Greek: “prosopon” = “face”; “agnosia” = “not knowing”)。这种病或来自遗传,或因为大脑出了事。一般人并不知情,其实脸盲症这类患者多得不可忽视。他们最严重的问题跟戴维一样,就是一直以为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戴维的故事是随着一期英国《认识神经心理学》杂志出版而公诸于世的。戴维三岁的时候,两个孪生小妹妹出世了。但是,多少天过去了,他还是没办法区别她俩。妈妈责备他不努力去记住两个妹妹相貌。后来,戴维回忆起当年自己上的幼儿园,呈现在眼前的形象是如同照片一般清晰的幼儿园建筑和附属建筑,但却没有一副同伴的面孔。呈现在眼前的幼儿园的女校长,长着一头棕色头发,有着一颗一颗的雀斑,但回忆中就是没有她的脸。他回忆起当年三个最要好的小朋友,其中的一位带着鸭舌帽,另外一个穿着ROCHELIEU牌子的鞋子,第三个带着一副眼睛,就是看不清他们的面孔。
辨认不出小伙伴的面孔,倒也没有给他添太大的麻烦。很快,戴维就从不同的发型和各人着装的细节来区别同学。戴维至今记得,当年看完一部电影后大惑不解。电影讲述一名追逐盗贼的警察为了不被对方发现,沾着假胡子,带上了一副眼镜。他怎么也不明白,警察只要把制服脱下来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乔装打扮。脸面变来变去对他毫无意义。
成了少年,戴维区别同学的本领的技巧越来越高超也越来越多样。他把自己所在的初中分成20座“房子”,每个“房子”里的同学正好带着不同的领带。尽管如此,他有时还是被当场责问为什么连同学都认不出来。比如有一次他在学校门口等一位同学,这位同学碰到了老师摘掉帽子以示礼貌,这一转身他就认不出来了。惹得那位同学很生气,觉得他对自己不尊重。那时在班上,他被大家看作是不懂礼貌和一个有逆反心理的少年。有一个场面他至今记得异常清晰,一个寒冷的早晨,一位裹着绿色头巾的女士,很生气地嚷嚷着大步朝他走来。原来是他的班主任,她责怪他居然在她面前没有摘帽子。戴维觉得很遗憾,因为那一天,班主任把他赖以辨认的棕发掖在了头巾里,他没有认出老师,罚他写了一百行字。
戴维最后选择了去医院当医生。这地方对他这样的人来说比较有利。跟他一起工作的都穿着白大褂,并且胸前挂着各自的牌证。而且,每个人在医院里所处的地方都明显不同。看病也没有问题,病人进来都要宣布名字,至于住院病人,每个人都有一张病历表和简介。戴维怀疑自己有意识选择了肠胃病学这一专业。这样就可弥补自己的缺陷,尤其用不着出席会议。不少国际学术会议与会者超过千人,他的这一领域从来超不过150人,这样在会场外与其他学者会面的机会自然就很小。
只是到了30岁,尤其是在妻子的帮助下,戴维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事情出在有一天,他在一个大商场和一位年轻的女士聊了好几分钟,很显然,对方肯定认识自己。她走了以后,妻子问他是谁,为什么不给她介绍?他回答说不记得她是谁。妻子并没有怪他不礼貌或者怀疑他故意岔开话题躲闪,她觉得戴维生理上有问题。现在,尽管结婚32年了,戴维有时还会在人群中失去自己的妻子。一些两个人参加的场合,多亏太太帮他提醒:这是谁,那是谁。
他遇到的困难不光光在社会生活方面。他承认他很难跟随电视连续剧。如果在家里,妻子会提醒他,“看,他就是那个杀人犯,只不过脱了外套”。但是到电影院或剧院情形就很复杂。当然,他最大的本事仍然是辨认着装,但是剧中人的衣服这一场穿的这样,下一个场景可能就换了。好在,他的太太追踪演员的生涯,而他只是关心演员扮演的角色。所以记不住演员的名字,但是欣赏古典音乐或摇滚乐,戴维能闭着眼睛通过演奏风格辨认出演奏家。
今天,每次他都会提醒自己的对话者,他认不出对方的面孔。但每次对方都会问同样的问题:认不出人,这怎么可能?他回答说,他无法解释这个问题。就好像你去问一位天生的盲人和聋子,怎么听不到和看不见呢?他担心人们会把他当成是一个整日沉陷于自己的思考,对与自己交叉而过的同事视而不见的教授;或者被人看作是一个不懂礼貌,连一句问候的话都不知道说的人。现在,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他的最大的担心是,人们会把他的行动举止误以为是得了老年痴呆症。
不能辨认别人,能不能辨认自己呢?当然不是在澡堂里对着镜子看,而是从照片上找到自己。戴维表示,一般情况下,他只要知道自己在这张照片上,就能找到自己,那他就会专注地研究每一个这张照片上的人,特别注重他们的衣服。他常常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这对他找到自己很有帮助。他常常能想起这是什么时候照得相,由此想起了在什么地方,以及当时在干什么。最近这些年,他因为脊背疼有一个自动往右边坐的倾向,这一点也对他找到自己也有帮助。但是,如果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拍的照片,情况就比较复杂,如果再不给他一点线索提醒,他就不会自己找到自己的。
戴维的上述解释虽然比较含蓄,但听话听音,我们大概明白了,他的面孔,对他来说,也是一个陌生人的面孔。
【转载自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科技之窗http://www.chinese.rfi.fr/欧洲/20130107-一个脸盲症患者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