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圆不起的“夏利梦”

标签:
轿车梦文化 |
分类: 想到就说 |
翻出一本叫做《前线》的旧杂志,17年前的,1995年第1期上有一篇“难圆轿车梦”(作者盛祖宏)的杂文。
为什么说“难圆轿车梦”呢?作者算了这么一笔账:
当时一辆“夏利”卖8.456万元,外加车辆购置附加税、定编费、城市增容费、保险费,还有5000元的驾驶执照培训费,这辆“夏利”买下来总共要掏11万元。这位作者是一位期刊编辑,当时月工资不过800元,不吃不喝、不付房租水电费、不买月票不用牙刷牙膏,也要11年又6个月才买得起这辆“夏利”,所以说要买车只能是做梦了。
在这位编辑的当年的梦里,他恍惚开回了一辆“夏利”:“......人躺着,耳朵却竖着,脑子格外活跃:有人来扎轮胎怎么办?有人来砸车身怎么办?一伙人来抢车怎么办?.....我倒在马路上,一辆轿车突然向我驶来,我大叫‘救命!’我被吓醒了,出了一头冷汗,原来我做了一个轿车梦。”
话说回来,后来有很多的编辑还有很多的其他人都买了比“夏利”还贵点的轿车,自然也没有“不吃不喝、不付房租水电费、不买月票不用牙刷牙膏”,更没有等11年又6个月才圆上这个轿车梦。
结果呢,首都成了首堵,塞车就成了所有人的恶梦。
后一篇:拿破仑的英语有多“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