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翟华微博
翟华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287
  • 关注人气:235,6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rompe-l'œil:法兰西艺术的视觉陷阱

(2012-02-25 20:44:29)
标签:

视觉陷阱

艺术

文化

分类: 法兰东西

话说法语里有个说法Trompe-l'œil,大意是“骗过你的眼睛”,文雅点说就是“视觉陷阱”。来过巴黎的游客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漫步在巴黎街头有时会被对面老楼房侧面白色墙壁上敞开的巨大窗户所吸引。但是走近一看,游客才如梦初醒,其实是一扇画在墙上的窗户, 这就是“视觉陷阱” 。目前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Les Arts Décoratifs)正在举办“视觉陷阱”艺术展,直到今年11月结束。

 

Trompe-l'œil:法兰西艺术的视觉陷阱

“视觉陷阱”艺术与一般表现现实的作品的区别在于:“视觉陷阱”艺术除了利用象三维效果和透视效果,让身处平面的物体跃然而出,它还遵循一定的规则,诸如描绘的对象要与自然物体的大小相称,画中的任何物体都不局限在画框内。这次展览由艺术家马塞尔让(Marcel Jean)绘制的“超现实橱柜”(Armoire surréaliste)开始,从每个打开的柜门,抽屉里,大家可以看到蓝色的天空。敞开的柜门,同时也邀请大家进入梦幻世界,就象爱丽丝进入了奇遇梦境一样。大家看到了从不同的时代,不同风格,利用不同材料制造出来的林林总总的看起来很像一个物件,其实又并不是的艺术品。参观时,必须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可不要轻易相信第一眼的幻觉:那个悬挂在墙上的中国古董屏风,其实是画在木板上的屏风;那个阿拉伯式雕纹的银瓶子,其实是法国手工艺人的玻璃瓶画; 还有展柜里陈列的中国珍贵彩绘花瓶,法国的御用金器, 等等。

 

Trompe-l'œil:法兰西艺术的视觉陷阱

展览中还有一间"以假乱真"的法国贵族风格的客厅: 大理石的壁炉,天花板的雕刻,就连古老的地板也都出自艺术家的画笔,还有那张路易十四风格的安乐椅和堆放在一起的旧书,茶几, 等等都是虚晃之画,展览策划人还风趣地在展厅进门处注明,“这间房间的摆设不是真的”。

 

Trompe-l'œil:法兰西艺术的视觉陷阱

在法国时装发展历史中也频频使用“视觉陷阱”艺术。历史上,法国路易王朝贵族佩戴的高耸的假发,第二帝国淑女长裙下面垫高的假臀。近代,世界高级时装的代表香奈儿最早开始使用的装饰珠宝,以及高级时装界的“老顽童”高蒂耶也使用“视觉陷阱”艺术大师设计的外套。早在1920年, 爱马仕就使用过画在衣服上的腰带和衣兜。

 

Trompe-l'œil:法兰西艺术的视觉陷阱

法国人认为远古人的岩洞中的壁画可以看作是最初的“视觉陷阱”艺术。另外,一个流传至今的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时期的传说被奉为“视觉陷阱”艺术的起源。当时著名的画家宙西斯(Zeuxis)邀请画家帕贺塞斯(Parrhasius),要比比看谁的绘画技艺高超。宙西斯画下的葡萄逼真到诱惑小鸟儿啄食。但当他请帕贺塞斯掀开画作的遮布,让他一睹其作品风采时,没有想到帕贺塞斯的作品竟然就是这一幅遮布。结果是宙西斯的画作仅仅诱惑了鸟儿的眼睛,而帕贺塞斯让目光敏锐的艺术家也落入陷阱, 他们被尊为“视觉陷阱”艺术的鼻祖。欧洲绘画崇尚写实的传统从古希腊流传至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运用透视等视觉技巧画法已经相当纯熟。到了巴洛克时期,罗马的耶稣教堂(GESU)教堂拱顶的绘画代表着“视觉陷阱”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

 

欣赏 “视觉陷阱”艺术最美妙的时刻也许就是"如梦方醒"的那一刹那,带着惊讶和被视觉捉弄,忍不住要再仔细端详面前的艺术品的那一刹那。“视觉陷阱”艺术展的策划者表示,“视觉陷阱”艺术不是简单模仿,更象智力检测, 仿佛是在邀请猜一猜模仿的到底是什么。参观完展览,环顾四周,禁不住要问周围的一切是否也是“视觉陷阱”吗?

 

Trompe-l'œil:法兰西艺术的视觉陷阱

资料来源: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Les Arts Décoratifs)的“视觉陷阱”(Trompe-l’œil)艺术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