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太熬人,“中文热”也难

(2011-12-31 02:20:46)
标签:

汉字

中文热

文化

分类: 中西文化

中国人学英语,很少人想到去讨论“什么叫英文”。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老外开始接触到中文,他们却想到了 “What is the Chinese language”这个问题。这也是最近英国《经济学家》一篇博客文章(作者R.L.G)的题目(http://www.economist.com/blogs/johnson/2011/12/chinese)。

 

汉字太熬人,“中文热”也难

在这篇短文中,作者为解读“什么是中文”这个问题提供了两个不同的视角。

 

首先,一般中国人的观点认为:

 

1. 中文是有方言的语言
2. 方块汉字是表述中文的最优方式
3. 尽管发音不同,但不同地区的中国人使用同一种书面文字

 

针对以上说法,有些西方语言学家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

 

1. 中文是一个语系而不是一种语言,所谓“方言”其实是一种语言
2. 中文书写系统本没有必要这么复杂,拼音完全可以代替汉字。尽管拼音会令中国人忘却每个字的历史渊源并失去一些文字游戏的乐趣,但是用起来会十分简便。
3. 现代汉语其实是用简化字书写的普通话,持其他方言(如粤语)者还要用一套有所不同的汉字系统书写他们自己的“中文”。

 

这篇博客文章的作者其实表达出外国人的一个观点:因为中文使用方块汉字,而汉字又过于复杂,所以中文要走向世界也难上加难。说起来,让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汉字也真够熬人的,一个“熬”字,光是这个字的结构和发音,在法汉词典上就要解释这么多内容——简繁体、偏旁部首、笔画顺序、发音(普通话、粤语)、输入法(拼音、仓颉、五笔、四角)等等:

 

汉字太熬人,“中文热”也难


说到汉字之难,正好看到昨天光明网上刊登权威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汉字认知与表现研究中心学术顾问许嘉璐先生在 “汉字认知与表现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可以参考(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1/12-30/3572729.shtml):

 

目前在国际上出现了小小的汉语热,为什么我加一个附加语“小小的”?六十五亿人口,现在学习汉语的才几千万,而单一个中国,学习英语的就有两亿人,可见,汉语还不够热。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关于汉语和汉字难学的神话,弥漫在全世界。汉语真的难学吗?对我们汉族人来说,不以为然;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双语教学的时候,孩子们也没有反映难。为什么外国人学起来就觉得难呢?原因也很复杂,例如,汉语和许多语言不是一个语系的;同时,“蛇”形文字写惯了,要看方块字——二维的字,总觉得是看图画。我想,有没有我们教学不得法的问题?我们在汉语环境中教中国人教惯了,换一个语言环境,一个外国小孩子,每星期只有两个小时学汉语,一下课就是他本民族语言的环境,原有的教法不适用了,有没有关系呢?设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学印度语、斯瓦西里语、日语,难不难呢?当只给你两个小时的语言环境,其他都是汉语环境的时候,学外语难不难呢?关于汉语难,也是如此。可见,关于汉语难、汉字难的神话背后有假象。应该用我们的教材、教法以及教师的水平,把这假象剥掉,让它的难度降到学习任何一种外语的那个水平,而不应该在所有的难中突出汉语、汉字,使它变成世界上最难学的。

 

*********************************************

更多翟华文章请参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