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华人:他乡亦是故乡

(2010-08-07 16:32:41)
标签:

海外华人

故乡

文化

分类: 奇文共赏

【收到在美国的文友陈士翰先生的文章《他乡亦是故乡》,与各位读者分享。陈先生在大陆(浙江温州)生活12年,在台湾生活16年,此后40多年在美国工作生活。“故乡”是许多海外华人心中长久的困惑。】

 

他乡亦是故乡      

 

陈士翰 
         
我们中国人一向对故乡是很依恋的, 例如 落叶归根, 低头思故乡,
月是故乡明---等名句都有强烈思念故乡的情意.
近日读了下面这首白居易作于唐, 元和十四年的律诗,  
                                    

“种桃杏”                                          
                         
“无论海角与天涯, 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 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 种杏栽桃拟待花.”
 
使我十分欣赏白氏在大约1200多年前己能”心安” 体认出” 他乡亦是故乡” 的心情. 细细想一下, 这也是他生长时代的莫可夸何!

 

白居易(公元772-846) 生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九年, 唐朝己进入中, 残唐的大溷乱的局面, 这样一直到907年唐亡, 仍没完没了. 他一生流离失所. 以现代地理上看, 也不过只是因做官或贬官由洛阳到长安(作秦中吟, 长恨歌), 江州 (即现在的九江, 作琵琶行), 然后是杭州 (筑白堤), 苏州, 四川的忠州(作本诗)…等地. 最后的十八年, 他终于辞官回到他的出生地,洛阳. 这和我们历经过战乱, 逃难, 过海, 越洋以及和故土, 亲人失联达数十年之久的处景是大不相同的.

 

在七+年代, 我读了一位西班牙作家对故 (家) 乡下的定义. 他说 “我子孙生活的地方即是我的故乡”.  我当年读后是十分振惊的. 因为这是和我们对故乡下的定义完全不同. 理智地想一下, 他说的话可能更有积极, 前瞻性.  值得大家深思! 
     
如果根据白氏和这位作家广义的家乡理念, 再加上我们对故乡的故有思维. 那我的故乡是在浙江, 温州 (共十二年), 那裡是我袓先坟墓所在地, 我的出生地, 有我的愉快童年往事的回忆; 我的故乡也是台湾 (十六年), 那裡是我父母亲大半生生活, 工作和他们墓园的地方. 也是我成长和受基础教育的地方; 我的故乡也更是德州的奥斯汀城和华州的西雅图市 (四十六年), 这裡是我一生居住最久, 受最高的教育, 工作和退休的地方. 也是我们的子女, 孙辈出生, 成长的地方!

 

这三处都令我 “心安”.  这大洋, 大海重隔的三处都曾有我的家园, 都是我的故乡! 我相信很多曾在这三 (或二) 地生活过的朋友可能都有相类似的感触.

 

最近我把以上想法和本地的朋友谈谈. 没想到, 反应很热烈, 正,反二方面都有. 有的认为我说的有违国人的常理, 不足为训. 有一位甚至说我”忘本”. 另有一位却说 “你说的正中我的心坎”,  “一针见血”, “无可奈何”. 更有一位朋友在三天内以同韵和了白诗四次以表讚同. 显然, 这是在美的华人感到迟疑的一个问题. 值得大家好好想一想.
  
最后, 以梅州,黄氏家谱祖训的首二句作本文的结尾.

“骏马匆匆出异方, 任从随处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 日久他乡即故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