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里来了个修高速路的张总

标签:
开端之时高速公路法国电影文化 |
分类: 法兰东西 |
我国东北一个偏僻山镇里,那几天忽然热闹了起来,镇民们奔走相告:镇里来了个叫张总的城里人。张总的名字叫张肖鸣,是个淡定的中年汉子,沉默寡言,但是不多的话中却透露出一个天大利好的消息:镇外北边那条刚开了个头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停了下来荒了两年的高速公路马上就要重新开工啦!镇里人没有多少知识,但也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路修起来,再去铁岭那样的大城市就方便多了。
但谁也不知道,张总张肖鸣的真名是王小,刚刚出狱,没有工作,平素里和几个出狱的“狱友”鬼混,靠“刻章办证”过活。这一阵子风声比较紧张,“办证”生意不好做,王小干脆偷了一辆本来是朋友偷来的丰田小车就上了路,一路奔北。路上偶然瞥见那条荒芜了的高速路工地,他就在镇上找了家旅社住下,用自己办的证入住,还对旅社前台的小姐小燕透露自己是中建集团总公司下属公路公司的项目经理张肖鸣,这次来是为了重启高速公路的工程。
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小镇,男女老少都为公路项目能够重新启动而真心高兴。第二天,张总和镇委会主任王桂花商量,借用村头的一间废弃仓库为办公室,招兵买马,还拿出自己刻的公章与一家工程队签了合同。
小燕的男友涛子是镇上唯一对张总有所怀疑的人,因为他发现张肖鸣的丰田车车牌像是伪造的。可是,对新生活的渴望压倒了他的疑心,他和小燕成为了张总的雇员,一个当司机,一个是秘书。
张总用无为而治的方式管理着工程,他用漠然掩盖自己对于公路工程的一窍不通。他从工程队那里得到了两万块钱的回扣,他一边习惯性的用熨斗将一张张钱熨平,一边对自己的管理才能感到敬佩,同时也多少暗自怀疑这好运是否来得太突然、太容易。他想过是不是就拿了这笔钱溜之大吉,但是心中似乎总有什么牵挂。秘书小燕每天打三份工,而涛子明明知道小燕怀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却依然一往情深,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打拼。更让张总放不下的是镇委会王主任,她是丧夫已经五年的寡妇,这些日子以来两人已经擦出了火花。
随着工程的进展,理所当然的出现了资金问题,各方都来电话催要欠款,这让担任秘书的小燕烦恼不已。张总找到刚在镇上篮球比赛认识的银行经理,轻描淡写地说要在他们那里开个账户,并借一笔贷款。谨慎的银行经理虽然有所怀疑,但是看了热火朝天的工地,也禁不住诱惑。张总得到了一笔贷款,这意味着他有了两个月的缓冲期——11月28日,这是最后期限,他把这个日子写在了工程图上。张总开始真的关心起项目的进度,他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整天呆在工地上。最后期限就要来临,张总决定浇沥青:“把这一段修好!”他卖掉了丰田车,把自己所有的前钱都用在了工程上。
这天张总收到一封匿名信,信里说你的骗局已经被识破。第二天,张总来到办公室,发现那里被砸得乱七八糟,这时他的“狱友”出现在眼前,向他勒索钱财。而秘书小燕也打来电话,报告供应商在催款。情急之下的张总打死了“狱友”,离开了工地。这时候,张总拖欠贷款的消息在镇里传开,人们终于知道这位曾被奉若神明的男人其实是个骗子。
工程队和供应商把发票寄到了中建总部,公司领导对这个莫名其妙的项目感到困惑不已。而走投无路的张总这时来到公司,将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做了交代。公司领导感到非常惊奇:“你修了一条路?要通往哪里?”张总沉默片刻,说:“我也不知道这路要通向哪里。”
黎明将至,王小回到了空无一人的工地,在已经铺好的路上慢慢走着。远方,警车呼啸而来。在曙光里,王小坐在路边土堆上,等待着命运的判决……
Ps
以上故事纯属虚构,但也不是瞎编的,根据《文学报》发表的法国故事片《开端之时》(A
l'origine)
梗概改编(《作家文摘》2010年7月23日),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我这篇博客中所说的“我国东北农村”实际上是法国北方小镇,张肖鸣叫菲利普•米勒,小燕叫莫妮卡,涛子叫尼古拉,王桂花叫史蒂芬娜。对了,菲利普的真名叫保罗,和德国能掐会算的章鱼是一个名字。故事里一开始提到的那条公路停建的原因不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而是因为“保护甲虫栖息”遭到了环保人士的反对。
各位:荒唐的事,满世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