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外语学习仇和新政文化 |
分类: 国门内外 |
浏览昨天的广州日报,A10版上的新闻标题着实雷了我一下:
仇和“昆明新政”再添举措公务员疯狂学习五门外语
记得我前一阵子写文章建议中国人不但要学好英语,最好再学一门二外,便引来数落无数,如今有政治明星级官员号召学5门外语,,岂非冒天下之大不韪,不禁为其捏了一把汗。不过,再仔细一看,才放下心来,原来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只是要求其治下的公务员掌握英语日常用语300句,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四国日常用语各100句而已。
无论是学100句还是300句,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外语学习了,只是一种姿态,意思意思而已。这种意思意思的外语我见得多了,在很多不同国家的街头,我都碰到过有人用汉语向我喊“你好”打招呼的情形。当然,即便是意思意思也很有意思,比如到底学哪100句就很有学问。我去印尼,接待单位的老总认为中文非常重要,但他只掌握了他认为最重要的三句。不出所料,第一句就是见面打招呼的“你好”。但他所说的第二句使我略微有点意外:“我爱你”,这句我们中国人轻易说不出口的话,不知这位老兄在什么场合使用。至于这第三句,他一边拍自己的肚子,一边吃力地卷舌说:“吃饱了!”据说这第三句非常关键,否则好客的中国主人会不断地上菜,到时候不吃有点不够意思,剩下了也不大礼貌。
我想昆明"外语新政"的100句外语应该不包含“我爱你”、“吃饱了”这类有可能让官员犯错或者引起国际误会的句子,但是以下这些句子是必不可少的(仅以英语为例):
Hello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Good night
Good bye
How are you?
What'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
Pleased to meet you
Excuse me
Sorry
Help!
How much is this?
Thank you
Where's the toilet?
Happy birthday
Have a nice day
再加上“x年x月x日”、“星期x”、“x点x分”这些表示时间概念的句子,100句真的没有多少,昆明"外语新政"看似疯狂,实际上是没有那么愚不可及,可行性是很大的。但问题是,昆明的公务员学会了这100个句子能起到什么实际作用呢?《广州日报》的报道说得很清楚:“他们不能不重视……可能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升迁”。
如果要表示出真诚和善意,我觉得最需要学习的一句外语应该是:
nà-mǎleh-ba-bù(缅甸语)
baw khào ja̖i(老挝语)
mâi khâo jai(泰语)
Tôi không hiểu(越南语)
这些句子用英语说出来就是I don't
understand,意思是“我听不懂”,在外国是很实用的。如果再想多学一点,我建议用各国语言学说这句:
“您会说中文吗?”
*********************************************************
更多翟华中西文化文章请参阅
99.5分:台湾高考最牛英语作文出炉 (2009-07-19 11:41:34)
"偷窥"的背后:
大师的"口误":靠不住的口述历史 (2009-07-16 00:00:52)
装上了搜狗拼音,从此与流行新词与时俱进 (2009-07-15 06:44:32)
长平为什么说季羡林是"被放大的公共知识分子”(2009-07-14 05:53:20)
新加坡"华文谁怕谁"终极挑战题:“飞黄”的意思是什么 (2009-07-13 06:47:03)
季老走后,华夏再无一人可称"大师" (2009-07-12 06:12:36)
赴日"自由行"不自由,更不对等 (2009-07-10 06:17:12)
中国人存钱是不是一种本能? (2009-07-09 06:21:33)
英美媒体所说的Chinese有玄机(2009-07-08 07:16:11)
人是唯一让人脸红的动物 (2009-07-07 06:39:00)
中国"奥普拉":说出我的故事 (2009-07-06 06: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