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留学生文科 |
分类: 奇文共赏 |
(续上,网友对一位郁闷的留美文科硕士的评论与建议)
——即便很忙也要释放自己 多社交可以适当的运动一个人在外很不容易的 照顾好自己是王道身体很重要心里也很重要 过了这个坎就好了 呵呵
——我觉得很多时候你觉得跟周围的人没有什么可交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你单调的业余生活经验。建议你试着走出去,厚着脸皮跟人主动交往(不管是中国人外国人),出去hiking,打球,游泳,总之培养一个爱好,或者出去旅游,总之你的个人生活丰富了,就有更多话题来谈,你说的话就不像空气那么空洞了。只是一个建议,不一定是你的case。
——我读理科的,但也能体会楼主的心情。刚来上学的时候,当TA,就要讲试验和辅导,第一堂课开口底下就倒了一片,自己无地自容。但终究靠身边的朋友们的交流挺过来了。工作了,口语听力都好多了,但参加美国人的聚会还是有问题,平常熟的人还好,但平常不熟悉的人,你即便主动交流,人家也大多出于礼貌敷衍一下,我们习惯性的思维(对于敏感质的人来说),就是blame自己英语不好,其实更本不是。根本的原因就是你是外国人,又是陌生人。如果这时候你不开口,不去厚着脸皮说话,人家就更无法了解你,更当你是陌生人,永远也无法熟悉你。一次性的聚会无所谓,一个班上课做project, 这样就有点难受了,然后就压抑,孤独。所以楼主只要认定现在这个状况是人家不了解你,坚持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用太care一次两次的反应,终究会有人逐渐熟悉和接近你的。当然,课外和朋友多交流,说说自己的心情,这也很重要,比如说上网关税。。。。
——你要振作点,没有过不了的关口。理解你的压力,我在学校里学的是英美文学,全系唯一的国际学生,其他全是标准白人学生,就和人家比语言文化,想想看,压力是不是更大?永远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paper,没有任何时间socialize,每周从图书馆借书可是说是用麻袋装,但上课仍然要争取积极发言,时常三个小时的课就三四个学生,老师只讲一点,所以必须有话说且言之有物,就这样还是挺过来了。你一定可以的,要有毅力,最好能有一些知心朋友,心灵上的支持是最重要的。你还是有必要抽点时间和班里的同学交往一下,起码要找到几个稍微谈得来得同学做朋友。在美国人dominant的文科班里,骄傲冷漠的白人学生是不少,但是仍然有很sweet的,你要有心去发现,哪怕牺牲一点读书的时间都要稍微blend in,否则每天去上课简直就是煎熬,你要是每堂课里都有一两个朋友,感觉会好很多。
——哗,没这么惨吧。第一,二个学期也许会因为听力问题产生些困难,但是后来也就好了,关键要自信。我个人觉得上课发言不在于讲得多流利,观点很重要,你是不是评论到点子上了,是不是提出有趣的新颖的观点,这才是老师和其他同学看重的地方。你是国际学生,没人期望你一出口就象本地美国人一样,但是如果观点也是风马牛不相及,或者不吸引人,当然不会有人回应你。不过话说回来,美国人是比较的势利。你学习好,被老师欣赏,他们自然就愿意和你做朋友。不然的话,谁也不愿意和LOSER混一块,真没有温情可言。
——对于上课发言来说,我觉得内容更胜于你的表达能力。你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你应该很容易找到和普通美国学生不一样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我上课发言通常就是从我一个东方人的视角来说我的理解,还是能够引起和老师同学的一些互动。你可以试试,尽量多用一个具体的小故事来支持你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上课发言讨论就是大家各讲各的小故事。做报告不仅要有内容,还要有噱头。美国人的讲法就是要有hook和wrap。我现在做报告主要精力就放在搞噱头上面,毕竟上课的那些project做出来结果都大同小异,能够让人记住的反而就是那些噱头。
——非要拿自己的弱处跟别人的强处比的结果就是这样了
——主要是成长环境决定了文化和思维方式。英文倒是其次。别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你。我刚来时,课上发言也觉得自己说不好,就别多耽误别人的时间,很在意其他同学的反馈。后来,习惯了美国人以自我为中心。我上课发言虽然说不好,还要说,不管他们爱不爱听,我不说完了就不停。他们不接茬,我下回说的更多,还问他们觉得我说的怎么样,人的脸皮要厚。其次,觉得国内的教育把人都管傻了。没了个性。不用老顺着老美说,其实他们大部分
人屁也不懂,还竟会吓屁屁。
——我非常理解你。我的情况比你还糟糕。最后毕业的时候,我还遭遇到了更糟糕的事情。不过,一切都过去了。将所有的挫折当成挑战,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以后回头看,你会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我的英文,当时也不好,还遭到了同学和教授的嘲笑。不过,我还是积极发言。我付钱了,我就要学东西。毕业的时候,我已经可以侃侃而谈了。越困难,越坚强,你会受益无穷的。坚持不懈!
——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但是挺过来,经历过这些年后,你就会变得很成熟,很强大。我也是看着自己一年比一年好起来,以前在国内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那些屈辱,艰难,不顺利,都一一经历过了,但是我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千万不要封闭自己,要多和人交往,把自己表现得sweet一点,脸皮厚一点,在什么场合都把自己表现成主角,自然就有人去赞同你,附和你。还要,说得现实一点,是女孩子吗,如果是,就把自己弄得漂亮一些,自然就有多些人接近你。以前认识一个日本女孩,她英文说得不好, 但是她天天都漂漂亮亮, 很开朗,很愿意交朋友,谁谁谁有什么study group, 她马上就贴进去了,其实里面的人她一个都不认识,但是很快就认识了一帮人。有时候上完课,她有什么不明白的,她就直接跑过去问一些看起来很强的同学,其实她也根本不认识他们。我当时对她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其实要怎么生活,成为怎样的人真的靠自己。别太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要是说了什么别人没反应,就自嘲一下,多开点玩笑。
——有没有想过换专业?既然读书都这么痛苦,有可能这个专业不适合你,因为毕业以后工作这方面的痛苦会更多。要是毕业了回国那就没问题,再熬一熬就好。要是打算在美国呆着,以后有什么职业打算?将要做的职业也是对语言交流要求非常高的吗?有的东西可以通过学习克服,但是有的(比如性格方面)是很难改变的。我刚开始也是念文科,痛苦无比。后来读了一学期就转了CS,马上如鱼得水,发现这才是更适合我的。
——觉得你主要是对你的学科缺乏兴趣,因此也就缺乏心得。文科很好学也很难学。建议你多和任课老师谈谈,他们应当可以给你一些建议。不要只跟着课程走,多看点书,争取对这个学科有一个宏观的了解。每一门科都只是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另外没有必要太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说的一些事很可能是你自己太过敏感。
——挺住,别理会那些说风凉话的。至于说到交朋友什么的,我倒是觉得不太可能的。自己好好照顾自己吧。这里的老美,老中,老印,都很难交朋友的。
——你在学policy相关的专业?其实真的没必要全部投入在读书上,如果这样做让愎谘挂郑冶呒市б婀汀允宰鲆骞と绾危空倚?/SPAN>NGO之类的,也许可以找到被需要的感觉甚至在工作中学习呢:)
——给自己鼓劲,加油干。你时间很紧,就争取挤出时间来看英语,比如吃饭听英语新闻,上英文网站买东西,上厕所看报纸等等,很多东西要积累的,但是也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我们英语再好,也不可能好的超过母语,对你而言,完成学业就是最大目标。我自己,今后是打算回去的,美国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人离乡贱。你如果觉得太辛苦,就想想打不了回去,就算没有学位,还是一种经历,比尔盖茨没大学文凭,过得不很好,现在海龟还是看专业多过学位。再劝你一句,不要想着找个人依靠,不能当真,美国人心险恶,搞不好会人财俩失,没什么后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想交个真朋友难于上青天,背景、起跑线不一样,他们自己人之间,朋友很多就是hello, byebye这种。
——你一切都正常,那就是学习方法有问题。没有社交不好,多和别人交流一下吧。
——你说的很多情况我都能身同心受.因为性格和感情问题,我这两年一直徘徊在人生低谷.我想让你知道,你并不是一个人在痛苦中煎熬. 感谢其他热心人的回贴和建议.跟BBS其他人和我们父辈比起来,我们经历的坎坷真算不了什么.让我在此与你共勉:振作起来,我们一定能熬过这一站!
——我觉得我也有这种经历,我是听力还好的那种, 不过讲出来他们就说我的口音太重,有的人说适应了好长时间才适应到,因为中国学生的发音还是可以的.不过, 我也觉得那些经历会改变人的性格,因为觉得压抑,觉得ALWAYS NEGATIVE EVALUATION会带来很大的困难, 但我现在也不理了,该说的时候还是要说.有些话题,好像最好听美国人说, 就不要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因为很多人很MEAN.
——有些时候我也觉得特别难熬,不过时间长了,发现很多人在那边装懂而已,虽然他们是这里出生的, SO WHAT, 我同意上面有位网友的说法, 中国的教育偏向保守, 美国这里是坚持: 能说会道的才是SMART, 而且很多人撒谎, 但考试一出来, 我那一次考得很好, 以为那些人也不错,结果交换信息一下,很多人FAIL, 有些还是15 POINTS BELOW PASSING. 最后他们就对我很MEAN, 因为我是ESL学生,居然.....反正这里如果没想呆下去, 就ENJOY最后在美国留学的时光, 留下来,可能会有很多困难, 捷径是找个本地的男朋友吧,这是一个日本留学生说的.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关口,学会自我调节。
——文科的课是很痛苦, 我这学期选了一门玩, 果然不是人上的. 讲白了就是同学和老师斗嘴皮子, 而且还要斗的用语高雅,词汇丰富,引经据典还要举例生动.做为一个老外, 我真的很LOST. 还好作业不难...
——恕我直言,你可能有些社交能力的缺陷,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哪些话该说,可以说,和说的场合把握得不当,自己还蒙然不知多看点电视小说学习学习,或者找个特知心朋友交流一下
——很理解你。我家有读文科学位的人,去图书馆还他一个学期读的书的时候,是我和另一个朋友帮着,六只手拎过去的。非常钦佩在这里读文科学位的中国人。lz要坚强,挺过了这两年,估计之后的苦对你来讲就都是小菜了。实在觉得辛苦,觉得自己不适合,放弃也没什么了不起。人生是自己的,苦乐也只有自己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