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留学生文科 |
分类: 奇文共赏 |
2007年11月22日在号称“海外华人第一门户”的未名空间,一位网名为hardstones的留美文科硕士生发出了“这一站,我能否熬过”的贴子,转载如下,供打算出国留学的朋友参考:
我是文科在读硕士,这是第三学期,基本上感觉在崩溃的边缘. 每次大的project, presentation, 和考试结束的时侯,无一例外都有劫后余生的痛,因为知道还有很多很多要继续suffer,最起码还有下个学期要suffer a lot才算熬毕业!而且确定地知道不能预期什么好的就业回报。我不懒,熬夜是常态,尽量减少做饭,和朋友交往,买菜等时间去学习,基本不做饭,基本没社交.我不笨,正常智力.我性格没有缺陷,平和,理智,不期望坐享其成,相信生活在哪里,都有艰辛,都要打拼. 我没有情路或其他来自家庭的任何负担.我英语口语不差,至少和背景相似(大陆出来的,成年后出国的,来这的时间少于4,5年的, 非英语相关专业)的人比,不差。我不固步自封,总是鼓励自己尝试去和班上的美国同学交往一下(效果很差,因为和其他International 学生交往还行,美国学生对和我交往几乎没有任何兴趣,不是一个两个美国学生那样,是基本都那样)
我当然也不是不懂社交礼仪不讲仪表,在这里的三个学期,言行服饰都比较注意,用完的超市手推车一定还到指定区域,从不乱丢纸片垃圾,免费的食物或其他物品从不去扎堆拿,路过公园的大片野生苹果园从不乱摘,受邀请去别人家一定带一束花或一瓶酒,除非别人点名要求,否则不会自作主张带个中国菜.那么生活为什么还如此mirserable呢,我一遍遍问自己. 每个人都会说,You will be fine, 我只想问,when ??when????到那时,我身体肯定跨了,(已经明显感到身体差很多, 常常乱吃快餐果富),意志也早已低迷至不能再低. 课上发言,不说吧,怕教授给太低的成绩, 说吧,每次我发言结束,都是令人窒息的沉默,没有任何回应和互动,甚至没有人和我有eye contact! 多么令人沮丧, 让我怎么不压抑?? 小组讨论,我永远是空气,我说完了,没人理会,我说的同时,只要有别人开腔,所有的头就刷地转向那边,大概他们觉得他们已经够nice了,居然沉默地听了吧!教授也不会给你好的互动,更不会主动也关心你,别的学生轻易就能作到的事,你做起来如此艰难,只能证明,你不适合在这里,这不是你---一个中国学生 ---的舞台,get out of my classroom!
要怎样坚强的意志,要多少自我心里调节,或者说自我麻痹和自我欺骗,才可以不觉得痛和伤?? 我有时安慰自己,这一切,只是过程,不是尽头,我忍受的这一切一切都是过程,穿行过这一切,会有水草丰盛安静平和的终点等我去歇脚,去驻足,去疗伤,可是,谁能保证,我能走到终点,而不是像那些自杀的,抑郁的,自残的 人一样,一头栽倒在人生的这个小站?
生活从未如此艰难!!
想知道,这只是我自己的境遇还是大家也有同感?
文章贴出以后,引起了同在北美的中国留学生们的关注和热议,部分评论转载如下:
——安慰一下, 一个人在外的生活是不容易的. 首先你需要多交些朋友, 多出去走走, 千万不要把自己一个人"密封"起来. 其次,也许你该考虑建立一个家庭,有了家庭的责任, 有了交流的生活伴侣,你的生活会有所改变.
——你的具体困难是什么?成绩不如意?演讲不行?还是只是情绪问题如果成绩OK,那只是情绪问题,开朗一点就好了文科硕士是什么专业?一般来说课程都不会太难我的感觉是关键是阅读和idea,而不是口语
——楼主的感觉我能理解.但是你们同学怎么那么冷漠呢?我英语不好,非常害怕上课发言和小组讨论.我们班几乎全是美国学生,一两个印度学生.他们总是鼓励我发言,虽然我说的很混乱.他们也都假装听懂了.一直点头.老师也很nice.看我说不上来,总是帮我接下去.最后考试,总是能给我个A-什么的.
——女生吧,娇气了点。
——文科真的都是这样的。我刚来的时候,口语不错(其实主要是发音不错,还有就是敢说,脸皮厚)。但听力很差。上课的时候,我完全听不懂。因此,对口语再自信,也没办法participate。相比之下,那些韩国同学就特好。他们的口语发音奇滥,但毕竟可以听得懂课上的内容,所以还是有互动的。(韩国人口语的一个例子:我的officemate,今天早上看到我,说:you are so orly.我问了N遍,死活不明白啥叫“哦利”。真的是,嘴巴圆圆的“o”。我后来很尴尬的让他拼写出来,他也很惊讶:你不知道“哦里”。半天,我才反映过来,他说的是early。--当然,这个例子,1反映了韩国人口语不好;2也反映了我听力很滥。到今天,来了快5年了,还是很滥。)
接着说文科的悲惨经历:第一次课,教文科低年级硕士用SPSS,老师留了作业,而我完全没听懂。下次上课的时候,人人都交作业,我才慌掉。和别的读文科的同学聊,大家都谈到过:三个小时的seminar,完全的lost。那种经历是会改变人的性格的,很可怕的。在那个完全lost的seminar里,别人热烈的讨论响应,或者为一个笑话大笑。而我完全像个局外人;看到别人一起大笑的时候,赶紧在脸上挤出一个悲哀的笑容。。。。都已经是20多岁的人了,在国内也算名校,还要过这样低三下四的猥琐生活,真的觉得很恶心。。。。总之,渐渐的感觉自己性格就改变了很多。不愿意和美国人交往;不愿意和美国人做朋友;不愿意去美国人的party;非常喜欢self-isolate;从open-minded变成cynical。其实这种状况真的一年比一年好,而且好的很明显。过了最磨人的qualify exam,过了论文开题报告,已经可以独立教一门本科课,但三年前的经历对性格的摧残是改不了了。或者自己不是一个坚强的人吧。说的非常跑题。其实我知道lz只是像抱怨一下释放一下。或者我jjww的这一堆也是释放。其实现在自己从内心深处已经非常mean了。可能是被压抑的太久了。没那么好强了,没那么sweet了,做的不好的时候会在心里恨恨的说:tmd,老娘就这样。其实现在论文也一直写着,老板读着也一直说不错,我想我是熬过来了,但这个代价未免太大。我想我这就叫“bt”了吧。现在想着海归呢。这个,和物质,文化,归属感有关么?似乎有,也似乎没有。不知道了。
——有很多人有和你类似的情况, 这是一段困难的时期,找一个目标,加油!一定能顶过去!
——不管多忙,还是要有点社会生活和朋友,忙点就少点,但完全没有好象不行,除非你准备当大师,真正的大师都是狂人疯子.但你也只是要毕业,没必要把自己整疯掉...另外,放轻松点,我认识的所有文科生好像都有,或轻或重而已,要相信所有你遇到的问题别人都有,所以,没啥...最后,看你写的,有点太克己自律,人有时不太离谱的放纵自己一下没啥,觉得反应不好就少说点,不用强迫自己发言,觉得有说的就说,没说的不说,顺其自然些,那些礼节方面的更是能注意到更好,没注意到也没啥,不用太上心,上心的事越多越累...
——你比我好多了,我的头疼是写文章,不拖到最后我不愿动笔。不过其他课都没问题。我觉得如果英语没问题,那主要还是跟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关吧。如果你言之有物,人家不会当你是空气的,自信点。我的case,也是文科,来了2年多,我的感觉是有的课,我一点没基础,自己也把自己当空气,小组项目发言少,完成自己的部分,不耽误别人就行。有的课我很有话说,老师听完了也点头。不要太苛求完美,要自信。看你说生活miserable的那段,觉得太sensitive了,别计较人家是什么反应,说你想说的,没想说的就不吭声听人家说。不要为了发言而发言。你的态度自然了,人家对你也自然了。
另外看你说“不是人家不点名要求,就不带中国菜”?错了,应该多多宣扬自己,宣扬自己的文化。不知道你是哪门文科,我学的文科,很多事情可以联系到中国,联系到过去的经历,别人也愿意听。
——无论将来留不留在美国,先把书读完再说.美国人不好交朋友?我身边的美国同学很nice,不太计较,懂得礼尚往来,都很热心肠.但是我办公室的一个小印就不大好,主要是说话的语气和用词大概有问题,他自己跟我说美国同学都不怎么愿意帮他,我跟他说了可能是他的语气用词问题,他说他没有意识到,结果现在没有什么变化,倒是老来问我问题了:( 楼主应该多交一些朋友,人总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候和朋友家人爱人交流交流,既能得到心灵的慰藉,又能得到新鲜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