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非洲开发银行竞争上岗

(2007-05-16 07:30:56)
标签:

非洲开发银行

竞争上岗

国际组织

分类: 走进非洲

非洲开发银行77个成员国今天在上海召开年会,很多我当年的同事云集上海。我想起10多年前,由于管理不善加上股东间的意见分歧,非银的业务大幅度滑坡,国际信誉评级下降,内部人浮于事,纷争不断。当时经过10几轮的投票竞争,摩洛哥人当选行长。在这种情况下上任的新行长,毅然作出了机构改革的决策。改革的核心是,砍调重复设置的机构,一律取消局以下单位的副职,职员裁减百分之二十五,一天内250名高级职员失去了工作。调整后的银行各个局、处和室的管理层和高级职员位置一律通过竞争上岗。

这样,银行内所有员工,无论过去职位高低,均面临下岗的威胁和竞争上岗的挑战。为保证竞争过程的公平合理,银行特地聘请了加拿大一家顾问公司Edu Plus做咨询专家,具体设计了机构改革方案的细节并且监督实施。按照咨询专家的设计,各级管理人员的产生要参加“能力测试”(Aptitude Test)。消息传开,许多有志于竞争管理职位的员工,纷纷拾起多少年不念的各类管理和经济方面的教科书,以期在“能力测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实际上,按照咨询专家的说法,“能力测试”是加拿大政府聘用高级公务员时进行的一种测验,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检验受试者的知识水平,而是着重考查其管理的才能。这时又有来自非洲国家的职员质疑,使用加拿大的试题,其中必然隐含有西方文化背景,对来自其他地区的职员不公正。针对这种看法,银行高层解释说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通用英、法两种语言,在文化上也有多元性。上述这种测验在加拿大实施多年,应试者有白人,也有非洲、亚洲裔人士,从未有人抱怨试题中有文化偏见。听了这一番解释,大家虽然不能说完全心服口服,但也明白新行长推荐加拿大专家主持机构的一番良苦用心。

考试的那一天,银行特地租了一个大会议中心,二百多报名的员工济济一堂,竞争那几十个管理职位。试卷发下一看,果然不属于知识测验那一类考试。试题首先说,一个以服务弱势族类为宗旨的全国性协会的会长史密斯先生不幸于周末车祸身亡,该协会董事会紧急会议任命你(即应试者)为会长。董事会在任命你时提醒你,该协会的筹款进度大大落后于计划,已经对协会的项目落实产生了严重影响。你虽然有多年的管理经验,但对该协会的业务并不熟悉,当你坐到史密斯先生的办公桌前,该怎样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呢(这些公文都时试卷的一部分)?史密斯先生的日程表上有许多会议和应酬,如赴宴、演讲、剪彩等等,哪些应该去,哪些应该推迟或取消呢?计算机部门提出了一个庞大的设备联网计划,要花几百万美元,你应该怎样批示呢?更令人头疼的是人事纠纷,一个能干的员工与一个部门主管冲突,被史密斯先生辞退,而另一个部门主管居然上书要求上级收回成命,否则他将不得不辞职......

两个小时的考试结束以后,试卷由专人运到加拿大评判。咨询专家根据考试结果排出候选人名单,然后再由国际知名人士(包括巴基斯坦前总理,世界银行副行长以及一所大学的校长)组成的评审团面试最后确定人选。我的一位埃及同事居然连升八级,从普通专业人员一跃担任了负责中部非州国家贷款业务的局长。如此公平、公开的上岗竞争,我到现在为止只见过这么一次,堪称国际组织机构改革的典范,可以供给自己女友提职的美国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参考。

翟华的blog《东方文化西方语http://blog.sina.com.cn/zhaihua

 

转载、约稿、联系请电邮  huazhai@hotmai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