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翟华微博
翟华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99
  • 关注人气:235,6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有几个合格的知识分子?

(2007-01-05 22:29:12)
分类: 中西文化

知识分子:一个被误读了的概念

 

关于李敖的争论,让我想起去年香港学者丁学良那句“中国合格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记得那句话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反弹,而其他学术领域的知识分子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不乏隔岸观火幸灾乐祸者。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命题,问“中国合格的知识分子有几个”,那么答案会不会超过5个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要正确理解“知识分子”的定义。而弄清什么是“知识分子”,还要从“知识”一词说起。

 

什么是“知识”?在唐诗中我们可以读到诸如“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韩愈《谢自然诗》)“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白居易《感逝寄远》)的诗句,但是古诗里的“知识”未必就是今天我们所理解的“知识”。从白居易诗的上下文来看,“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知识”二字分明指的是“相识”、“熟人”。而今天我们挂在嘴边的“知识”一词应该是近代从日本输入的汉字“外来语”,是英文的knowledge的翻译。在英文中,knowledge的基本意义是人类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为如下四种。关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记载事实的数据;关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记载自然和社会的原理与规律方面的理论;关于“知道怎样做”的知识,指某类工作的实际技巧和经验;关于“知道是谁”的知识,指谁知道是什么,谁知道为什么和谁知道怎么做的信息。(参见中国科学院网站www.cas.ac.cn/html/Dir/2002/03/18/2135.htm

 

如果按照这样的定义理解“知识”一词,那么“知识分子”应该是掌握了“知识”的一个阶层。在古代汉语中,其实本来有一个字专指有知识的人,那就是“士”,是“士农工商”四民之一,现代的学士、硕士、博士应该都属于知识分子阶层。既然中文的“知识”就是knowledge,那么把中国人所说的“知识分子”翻译成为英语,应该是knowledgeable people。这就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翻开中国人编撰的汉英辞典,对应“知识分子”的英语词是intellectuals ,而不是knowledgeable people;而knowledgeable people并非intellectuals的同义词。所以,中国知识分子在这里有意无意地置换了intellectuals的概念。

 

那么,“知识分子”的概念到底是knowledgeable people还是intellectuals呢?这关系到中国到底有几个合格的知识分子的问题。

 

如果说中国人所说的“知识分子”是knowledgeable people,那么当一个知识分子的必要条件就是有超强的记忆力,这也是数千年来中国式教育的着力点。从私塾背诵古文、科举八股文直到今天的高考,有了好记性就能考高分进名校出人头地(这也是为什么“好记星”这样的产品可以在中国大行其道)。

 

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否等同于西方人所说的intellectuals呢?英文intellectuals从拉丁语intellectus演变而来,而intellectus的基本意义是感知、认知的能力。 按照英文版维基百科的定义(http://en.wikipedia.org/wiki/Intellectual):

 

An intellectual is a person who uses his or her intellect to study, reflect, speculate on, or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with regard to a variety of different ideas.

 

也就是说,一个intellectual具有研究、思考、推断的能力,可以在各领域提出和回答问题的人。这个定义来网民自由编纂的维基百科,更说明这样的定义在西方深入人心。这样定义下的intellectuals显然与中国人心目中的“知识分子”有所区别,因为前者强调创新能力,而后者注重记忆储量。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固然不错,但是我们更不能忘记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我国科技工作者总数已达2174万人,居世界第一位(新华社2006525日报道),但却至今没有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究其原因与我们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理解和培养方式的偏颇不无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当今中国,学富五车的knowledgeable people数不胜数,博士、硕士、学士满天飞,但是才高八斗的intellectuals却寥寥无几,很少发明家、创新者,更缺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思想家。美国Foreign Policy(外交政策)和英国Prospect(展望)杂志在200510月份推出了一份世界百名“公共知识分子”(Top 100 Public Intellectuals)的名单,其中正好有5个中国人的名字,其中有一位是经济学家。我们先看看这个百人名单的标准是什么。据主办方的说明,只有两个条件。第一,依然在世;第二,公共影响力(public influence)。这第一个条件很客观,但是第二个条件就颇费斟酌了。由于主办者是美国人和英国人,所以他们所能体会到的公众影响力也就不能不受到语言限制。所以这百人名单,美国人就占了34位,英国人占了12位。那么谁是美国人和英国人心目中最有影响的五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呢?按姓名英文字母顺序为序:

 

Fan Gang 樊纲:经济学家

Gao Xingjian高行健:作家

Ha Jin 哈金:作家

Wang Jisi 王缉思:外交政策分析家

Zheng Bijian郑必坚:政治学家

 

主办方没有说明,高行健和哈金旅居海外,一个在法国,一个在美国,严格地说只是华裔,而非合格的中国知识分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