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国门内外 |
我所在的国际机构有近千职员,虽然低头不见抬头见,不认识的人还是很多。那天开会,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亚裔同事,我的印象里他应该是韩国人,但是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具体在那个部门工作,都搞不大清楚。离开会开始还有几分钟,两个人相视一笑算是打过招呼,但干坐着不说话也有点尴尬。我正琢磨着和他说点什么,不料他却微笑着主动问了我一句话:
How’s Yao Ming?
真不可思议,他问我的问题居然是“姚明好吗?”这使我感到非常诧异。在日常生活里,我习惯于被人家问到我自己好不好、我家人好不好,或者一个双方都熟识的朋友好不好。现在他问的却是“姚明好吗”。姚明关他什么事,与我又是什么关系?既然人家这样问了,我就想想看。
想来想去,我想还得从姚明没有“出道”进入NBA之前说起。在那之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大使基本上是由成龙(也包括李小龙、李连杰)担任的。就如成龙在电影中所扮演的角色那样,“典型”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里仗义、善良、滑稽、讨巧,会飞檐走壁且刀枪不入,但往往处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注意,成龙在西方世界是以Jacky Chan闻名的,而他的本名“成龙”这两个汉字在华人世界以外绝少有人知道。如果说成龙是以虚构的银幕角色来勾勒中国人的形象的话,姚明则以一个实实在在和生气勃勃的NBA明星让世人耳目一新。正如参与整理姚明自传《我的世界我的梦》的美国人里克.布切所说:“他的一切——从他的方下巴、平头、巨大的身躯,到他在篮球上的技术——都推翻了国际上人们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知。他就像一个闪烁的霓虹灯牌,上面写着:‘在这里,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都是无效的!’”与成龙扮演的市井英雄形象相比,小巨人姚明同样身怀绝技,但少了些神话色彩,在NBA的比赛里可以赢球,也可以输球,却能以自信、豁达、幽默和敢怒也敢言的性格魅力保持超人气,顺理成章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形象大使,成为当今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人之一。而且,姚明就是“姚明”,不是“明姚”,更没有为了外国人叫着方便而该称约翰或者比尔.姚什么的。
前些天我到菲律宾南部棉兰佬岛上的一个偏远村落检查我们机构的一个扶贫项目的落实情况。刚一进村就有一群七、八岁的小顽童围了上来。我注意到其中一个瘦高个子的小男孩身上穿着白色的T恤杉,左胸前印有一个中文字“明”字。现今世界上很多人喜欢穿汉字文化衫,没想到也流行到这个小村子里来了。陪同的村长看我对这个孩子感兴趣,就拉他过来。我定睛一看,原来孩子T恤杉的右胸前还印有一个中文“姚”字,两个字中间是个NBA篮球运动员灌蓝的英姿。从这件汉字文化衫的质地和印刷水平来看,分明是哪家菲律宾乡镇企业的产品。姚明在美国的影响力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在如此偏僻贫穷的岛国村落姚明也有如此的高知名度却令人始料未及。村长还认真地说:“希望这孩子将来是我们菲律宾的姚明。”
说到这里,我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我的这位韩国同事会向我打听姚明好不好。想想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位韩国人是姚明的追星族,他当然知道姚明是中国人,而我是他知道的另外一个中国人。换句话说,姚明是我和这位韩国人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在这个认识基础之上,对于这个韩国人问我的问题,我是这样回答的:
“你问姚明吗?他很好。正因为他很好,所以我自己感觉也很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