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火星人记 |
哪个是姓,哪个是名?
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姓在前名在后,很符合逻辑。而法国人则不然,要先说名字(法文pr énom,即放在前面的名字),然后再说姓(法文nom)。所以老外见了中国人的名字,不知所以然,往往要问:哪个是姓,哪个是名?回答当然是:我的前面的名字是姓,后面的名字是名字。别看这么简单,用法语解释可就罗嗦了,那就是中国人的“前名”(prénom)其实是“姓”(nom),而姓后边的字其实就是法国人意义上的“前名”,听明白了吗?如果法国人还是不明白,我一点都不奇怪。那次看法国报纸关于中国的电影报道,文章中一口一个“艺谋”(张艺谋)、“俐”(巩俐),中国人看得有点肉麻:这“俐”字是外人能随便叫的吗?所以现在好多中国人出国后自报家名时干脆把姓名颠倒,比如笔者名字就成了“华·翟”。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怪不得我出国多年,还没有发达起来,原来是名字的顺序在作怪。
趣味小测验法国“老百姓”的来源
中国人的名字或多或少都有讲究的,那些略通中华文化的外国人也总喜欢问我们的名字是什么意思。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我名字中的“华”字,既有“高贵”意思,也可指“中国”(至于我姓的这个“翟”字,除了说明我爸爸也姓翟以外,也就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了)。这些法国人听了往往先啧啧称奇,然后颇带一点遗憾的口气说,我们法国人的名字除了能大概其辨别出男女以外,实在是没有什么别的太多的意思了。不过,西方人的姓有时倒是意义的词,据说与他们祖上的长相、住所或职业有关。我认识的西方人中,有叫“大个子”(Legrand)“农夫”(Farmer),“自由人”(Freeman,叫这个名字的人很可能是个黑人,祖上是被解放了的奴隶),“洋葱”(Onions)的,甚至还有叫“屠夫”(Boucher)的。七十年代末,美国总统卡特的新闻发言人叫“说话”(“Speaks”),名副其实。我有一位法国朋友,现在连他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大概是“皮埃尔”或“保罗”中的一个吧)。可他有一个奇特的姓叫“Toutlemonde”,也就是“随便什么人”的意思,名副其实的“老百姓”。请猜一猜这个名字的可能来源。
(参考答案在本章末尾)
你不高兴吗?
记得那次去法国,在戴高乐机场有法国朋友来接,张牙舞爪,连亲带吻,夸张的动作好象几辈子没见面。同时来接机的还有在巴黎的中国同学,老乡遇老乡,虽然是两眼泪汪汪,但仅仅是握握手而已,脸上却平静如水,丝毫看不出心灵的波澜。法国朋友看见这场面,不解的问:“你们久别重逢不高兴吗?”唉,怎么跟他们解释呢?中国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主要指心情的愉悦,而不是嘻嘻哈哈的外在表现。咱中国人无论是心潮澎湃,还是荡气回肠,大喜大悲要么放在自己心里,或者搁在肚子里,保持一副“扑克脸孔”。表情的谨慎其实反映我们中国人保守的处事哲学。在国外的中国人大多谨小慎微,克勤克俭,既不主动融入当地社会,也不会惹事生非。当然,凡事总有个例外。我的一位中国朋友爱说爱笑,表情发达,虽然也是黑眼睛、黑头发和黄皮肤,但是总是有法国人打听她是哪国人:美国人还是拉美哪个国家的印第安人?是中国人?不像,太不像了。
你有没有“关系”?
中文“关系”(guanxi)一词已经成为打入西方语汇的少数中文词之一。有一次我在一家出口公司申请职位,公司人事主管以神秘的口吻问我“在中国有没有‘关系’?”实际上,西方人与中国人一样讲究关系。法语里有一个词叫“Piston”,原意是“活塞”,也许是由于其疏通和推动的功能,后转意为俗语的“门路”、“照顾”的意思,其实就是“关系”。我们熟知的许多法国大腕影星(如阿兰·德龙、杰拉·德帕迪约)的第二代,靠了“活塞”的作用,都能当个二、三流的演员。有了这些例证,我时常与法国人抬杠,你们总是说中国的“关系网”如何如何,你们自己想想,西方不是一样要有关系吗?大部分洋人听了,还都点头承认,最多加一句:“但程度不同”。只有一次,一位当地华人试图说服我中国人所说的“关系”和西方人心目中的“Relation”还是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他举了个例子:假设比尔·盖茨(微软公司老板)介绍一个年轻人到另一家电脑公司去工作。如果这是家法国公司,那么那法国老板可能会想盖茨介绍来的人,素质一定不错,留下。如果这是家中国公司,中国老板会想这可是盖茨介绍来的人,我不雇佣他岂不是太不给人家面子了吗?仔细捉摸一下,这位华人说得也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