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士二亿火星人(5)——低级趣味

(2004-01-07 17:55:43)
分类: 火星人记

 

低级趣味

 

从审美的角度讲,中国恐怕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了。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也不管是小市民还是老农民,大家一律都喜欢貌似昂贵且形象丑陋的物件。据我观察,中国人但凡有一点钱以后,就开始忙着丑化自己的家居:玻璃翡翠葡萄串,合成塑料大对虾,歌星美女,还有一级方程式汽车比赛的招贴画等等不一而足,直到把家里装饰成四不象才感心满意足。

 

中国各地的“旅游景点”就是采购这类装饰品的好地方,小商小贩会蜂拥而上,向你推荐各种各样廉价且恐怖的“纪念品”。在少林寺,刀、枪、剑这类主打商品,与痒痒挠摆在一个摊位上出售。这么多东西里面,最惹人喜爱的还是痒痒挠。这东西用白色硬塑料制成,看上去有点像裸体女人,一端还有一颗硕大的心脏。除此以外,游人还可以在这里买到制造声音的铁锤,茶壶指北针(不知是不是为了上茶的时候给茶杯定位),还有一碰就乐出声来的慈祥老菩萨,外加各式各样的首饰项链、洋娃娃、健身球、扇子、相片框以及必不可少的“文房四宝”——纸、墨、笔、砚,总之,布置家居应该有的东西这里都有。

 

而且,有钱的中国人一有机会就把自己的低级趣味展示出来让世人分享。我知道一位靠卖虎皮膏药成了亿万富翁的香港人,斥资在香港和新加坡兴建了几座光怪陆离的庭园供游人欣赏。这庭园不大,里面却像迷宫似的,到处是各种色彩的大小岩石,岩石中镶嵌有几尊佛像,还有若干小动物出没。在庭园的每一个拐角和怪石旁边,都有一群兴冲冲的中国人在忙着摄影留念。

 

中国人怎么照相呢?我总结了一下,大概要分五大步骤。第一步,选一个所有游人都知道而且必定都要去的景点。第二步,观察别人都在拍摄什么背景,最好是选一扇大门。第三步,让爱人走过去,站立在大门口。第四步,像专业摄影师那样蹲下,上下左右调整镜头,尽量让爱人把大门掩盖住,然后抓紧时机按快门。但注意这还没完,还有一步,就是把爱人唤过来看一看刚才被自己掩盖住的大门在照相机取景器里是什么样子。有时你会觉得中国人好生奇怪,怎么会选这么难看的外景照相,但若仔细想过,反正不管什么美景都会被人相所掩盖,负负得正,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如果出门没带或者没有照相机的人怎么办?别替中国人担心,各个景点都有十数个摄影师,身边摆者自己过去的艺术杰作招揽顾客。超现代印象派合成照相法是中国人的最爱,或美女、或武士,在纸板后面站好,把脑袋从纸板上的洞洞里伸将出来,就可速成。

 

照片洗出来了,一张一张地看过去,每一张都是人物特写,而且同一景点必定有好几张,因为一起出游的每个人都要在同一个地方留影。中国人这么喜欢人物照,你可能以为他们个个都擅长镜头前的表演。可惜,除了少许不慎照“坏”了的照片以外,照片上的中国人一律是站的笔直,双手不自然地垂直向下,表情严肃地对着镜头。不过,中国人照相并非一定是追求艺术效果, 更多的是要留下曾在现场之“证据”:“你看见了吧?我去过那里,真的,不信您仔细瞧我身后的那个建筑物”。

 

 

在摇动的火车上我曾遭遇过一次与照片有关的文化震荡。我乘火车从北京到广州,34小时的旅程,邻座的中国人闲来无事翻看我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好像他们不知道火车起码还得走一天一夜,翻看照片的速度好象是在放电影,不到三分钟一本厚厚的影集就看完了。原来,这本照片集里面只有风景照,我的尊容从来没有出现过,怪不得他们提不起兴趣。只有一次,他们指着照片上的一个身影问:“这人是谁?” “一个中国人。”“你不认识他?”“不认识。”这几位旅客听了我的回答,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互相看看,又嘻嘻哈哈地笑起来,好象是在说:这老外真奇怪,给不认识的人照相。

 

 

说点正经的

 

低级趣味本是放之四海而皆有的现象,是人类之通病,法国人自然也不例外。我的一位朋友曾经打算在法国出售手工绘制的中国民俗风景画,结果作了市场调查以后发现,法国人看的上眼的画都是在中国人眼里最没有品味的。法国一些邮购中心的商品名录里其实也有许多家居“装饰品”,与前面说到的中国人家庭里的一些装饰品完全可以比劣。唯一的区别是,我们法国人买这些东西的时候比较隐蔽,不敢张扬。

 

中国人同样有高尚的鉴赏能力,比如中国山水画、汉字书法、京剧、舞蹈和杂技等都属于高尚的艺术。鲜有中国人会像我们西方人一样在全黑或全蓝的“现代”美术作品前站立来良久作沉思状。参观了这类西方现代艺术展的中国人也许会想:哪怕那张画全涂红呢,也算个吉利。

 

也许西方人觉得中国人的照相方式有点好笑,但是这其实是亚洲人的一个普遍特性。我们西方人最好闭嘴,不要指手划脚。如果中国人喜欢自己的照相方式那就应该随他们去,他们中国人!而且,不管你信与不信,我也遇到过一些中国人对我拍摄的一些“没有内容”的照片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