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洋之相

(2002-07-27 12:24:15)
分类: 国门内外

什么是洋相呢?从字面上看应该就是洋人之相,不可理喻的怪模怪样。我在网上曾看见一位朋友讲的小故事。说是学校里来了一位任教的洋人,他的到来在学校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曾经有段时间,办公室的话题总是离不开他:“这老外别看年轻,可是去过很多国家,还会说很多种语言哪!”“今天我和他一起进门,咱斗胆问了一句‘Good morning’您猜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吃了吗?’”

 

不晓得是不是咱国人现在变得洋气了,还是老外们都变得土气了,如今“洋相”这个词似乎更主要地是被来形容中国人的行为举止,特别是中国人在国外的出丑,“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拍照”,所以又有所谓“国际洋相”之说。很多年前,台湾作家三毛曾写过一篇《亲不亲,故乡人》,里面也提到了一些台湾人出国之后种种怪异行为,以至于有的导游可以整理《洋相大观》,在报上发表。有不想到国外出同样洋相的读者,不妨找出三毛的老书念一念。使我个人特别感兴趣以致于感动的是三毛笔端下自然而然流露出那种爱国情愫。三毛对她的日本朋友莫里说:“你知道吗,我在撒哈拉沙漠住着的时候,为了偷看当地人洗澡的风俗,差点没给捉去打死。后来有人怀疑到是我,我当然死也不承认,硬赖给你们日本人,嘿嘿,聪不聪明?”当然三毛的朋友也不是好惹的,他居然露出坏坏的笑容,和三毛握手:“每当我在国外做了什么不太体面的事情时,偶尔也会变成中国人哩!”听得三毛怒骂:“丑恶的日本人。”说来日本人也还真是出了不少东洋相。法国流传的一则笑话说一位日本人到巴黎旅游回到东京以后,有人问他对巴黎印象如何,这位日本仁兄回答说:“不知道,照片还没有洗出来呢!”

 

时过境迁,中国人现在也满世界都是,挤兑日本人的笑话用在中国人身上也颇贴切。我的一位法国朋友知道中国人讲究“到此一游”,而到此一游就要以照片为证。这位法国朋友见的中国游人见得多了,居然看出了一点门道。据他总结,中国人照相大概要分五大步骤。第一步,选一个所有游人都知道而且必定都要去的景点。第二步,观察别人都在拍摄什么背景,最好是选一扇大门。第三步,让同伴走过去,站立在大门口。第四步,像专业摄影师那样蹲下,上下左右调整镜头,尽量让爱人把大门掩盖住,然后抓紧时机按快门。但注意这还没完,还有一步,就是把同伴唤过来看一看刚才被自己掩盖住的大门在照相机取景器里是什么样子。

 

那次我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碰到正在如此照相的一群西装革履的国人。老乡见老乡,赶紧换名片。我恭恭敬敬地接过为首的一位递过来的飘着淡淡清香的名片,一看正面中文文字,乃是国内某省“中美合资健美织物有限公司董事长”。为方便外国人,名片反面是英文,原文照抄如下:

 

Strong and handsome fabric Cimited (引者注:显系Limited之误)company anite (估计是Unite吧)Capital by china (应大写Chinaand AmericaChair man(怎么把Chair man分开写呢?)

 

就这样的名片,已经在法国不知送出去了多少张,幸亏法国佬一样对英语是一知半解。要是在美国人看见这张名片,肯定不知道这个“强壮”(Strong)又“漂亮”(Handsome),而且与“瓷器”(china)和“美洲”(America)有关的公司来的“椅子”(Chair)“人”(man)是做什么生意的。

 

 

说了半天别人,其实“洋相”自己也出过,而且铭心刻骨,历历难忘。那是十多年前我初到法国念书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个欢迎新生的酒会。酒会上来了不少留学生,有来自中国的,非洲的,拉美的,也有欧洲邻国的。对这些外国人来说,法语都是外语,说起话来难免前言不搭后语,结结巴巴。好容易碰到一个话说的溜溜的漂亮小姐,真不简单。我半讨好、半恭维地对她说:“Vous parlez bien francais”(您的法语讲的真好!)这时,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对我左看右看上看,蓝蓝的大眼睛露出某种难以置信的神色,嘴角动了一动,欲言又止,忽然大笑不止,连手里的葡萄酒杯都笑翻了。我疑惑地看着她:您这是在出什么洋相?

 

原来 - 我随后了解到 - 人家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法兰西女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