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犹记当年年纪小

(2009-01-07 23:09:07)
标签:

少年时代

春节

杂谈

 

那封信从大姐、妈妈,几乎经过了全家人的手之后,最后到了爸爸的手里。信封上寄信人地址那个位置,有以下鲜红的字样:中国人民解放军83023部队75分队31班。也许是因为这一排鲜红的字。我看见信的时候,它还没有被拆开。

那年我15岁,读高二。

 

爸爸坐在幽静的书房,手里拿着那封装得饱饱的信。收信人的位置上清清白白写着我的大名儿。我知道,爸爸一定是反复揣摩过那封信,以便决定是否要帮我拆开。在我的这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家里,大姐,小姐,包括弟弟妹妹,是没有通讯自由的。而在我的那个时代,人与外界之间的情感联络基本是靠鸿雁传书的。就像林油菜。十五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林九那样的如花似玉的笔友了。但是,十五岁的我还没有。姐姐们也没有,至少家里从来不曾收到她们的信件。

 

爸爸问,你知道这信是谁写来的吗?我说:知道。

 

写信的肯定是余文强,我的同班同学,男。

余文强跟林油菜一样,还没等念到高考就提前参军走了。我和一帮同学起着哄去送他的时候,这个穿上了军装、戴了光荣花的身材高大的男生,却一扫往日的不羁,在脸上写满了离愁别绪。车要开动的时候,他站在车上对我们喊:我到了那儿就给你们写信!郑重的神色使我不得不收敛起没心没肺的嬉笑。

 

爸爸示意我打开那封信。好像漫不经心似的说:念给我听听,看看人家还好吧。

虽然从小被倚重,但爸爸是不怒自威的严父。我不敢违抗爸爸的意思。一边故意慢慢腾腾拆着信封,一边将第一页信签从头到尾飞速掠了一遍。渐渐定下心,开始念:

 

唐小虫同学,你们还好吗?

----其实信头上写的是:亲爱的小虫子同学,虽然刚刚离开你和大家,但我感觉我们已经分开了一年;

接下来,是拉拉杂杂写初到部队的分配和训练的事情。这样的内容,当然能使我念得铿锵有声。余文强不是班里出类拔萃的学生,信写得也没有什么文采。但是那种平铺直叙的写法,却能使我很方便地按照他的思绪把那些略有温度的词句临时修改成程式化的问候,甚至是决心或者口号。

 

当我把那封足足写了三页纸的信念到第二页的时候,爸爸仿佛睡着了。信念完了,他老人家大手一挥手示意我出去。说:好好学习。不要跟男生走得太近,免得老师同学有误会;

末了,爸爸说:虽然,我对你是很信任的。http://image5.poco.cn/mypoco/myphoto/20080703/11/30399624200807031130362314710438119_000_120.jpg

 

从爸爸书房出来的时候,碰见姐姐们都凝神屏气躲在门外。我知道她们等在那里的意思。所以,我拿着那封已然安检合格的信,哼着歌儿扬长而去。

 

半年之后,是春节。那是我中学阶段的最后一个春节了。渴望长大的十五岁的心里,仿佛有无处不在的惊喜。我和班上十多位“最优秀”的男生难得到处晃悠,最后竟突发奇思要求母亲允许我请他们到家里拜年。那些同窗里面,有个白净修长的男生,特别像一个电影里的男主角。他是我那个城市的体育明星。不知道是我的那些同窗真的非常讨喜,还是母亲在那个春节里有意要对我网开一面。总之那次拜年之后,母亲竟留了我的那些同学在家里吃饭。在饭厅里摆了满满两桌,吃的人声鼎沸。

我在两个桌子之间穿梭欢笑的时候,姐姐和弟弟妹妹统统对我侧目而视。我知道,他们那是嫉妒。

 

转眼,弟弟妹妹也上高二了。他们都想要约同学到家里吃饭。当然,他们的如意算盘一次都没有得逞过。这使得他们一直心存芥蒂,好像是我、而不是母亲欠了他们八百吊似的。

 

直到2008年的夏天。我住在妹妹在美国的家里。隔了几十年,妹妹还是愤愤不平:凭什么呢?凭什么我们不能的,你都能?

 

是啊,凭什么呢?虽然我不知道凭什么。但是,比姐妹们都自由的我,一直到大四才开始我的初恋;而且,在青春年少的时候我都知道,没有父母和大多数人祝福的爱情我是不会要的,没有几个同性朋友的男子也是爱不起的。

 

想起黄霪写得那首歌:

悠悠记得当年笑

仿佛入迷,又带一点惘

种种喜悦,令人为你鼓掌

眉飞色舞千千样

你是个妙人

你是一个少年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