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校园教育杂谈研究生培养 |
早在九月的最后一天,严粒就给我打来电话。她说,十月一日这天她想请我这个导师吃个饭,并叫上他们几个一起做陪。她说的“他们几个”,是指尚未毕业、正在我门下就读的另外几个学生。
当年的班花严粒,进校不久就找到一份兼职的差使。东奔西颠的交际与应酬,使她拉下不少功课。好多回师徒工作碰头,她总是来得最晚走得最早的那一个。几科的任课老师私下里也都对她的表现颇有微词,只是念着我们同行的情分不忍对她过于叫真儿。
研二上学期。按照规定,研究生要进行毕业论文开题答辩;答辩不过的将延期一年毕业。严粒在开题的前半个月,才恋恋不舍地辞了差使安下心来,不得不夜以继日地临时抱佛脚进行开题准备。
那个傍晚,严粒转了好几道车、走了几十公里路才找到了我的家。有学生登门求教当不亦乐乎。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在我不亦乐乎口干舌躁的当口,严粒眼神涣散魂不守舍。
果然,在与我道别返校的时候,严粒期期艾艾掏出一叠OK卡。要承认,严粒红着脸的模样儿依然惹人怜爱。
我从来不用OK卡那玩意儿。但是,我也知道那玩意儿就是现金;它能够在商场和超市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我一边用手指轻轻把玩着那几张卡片,一边用眼睛探询着她的来意。
严粒果然不傻,她张口结舌地终于让我明白了她的来意。研究生培养是导师负责制,论文开题答辩的过与不过,导师能够一票否决。
最后的结局是,严粒如期通过开题答辩。当然,她拿回了她的那些OK卡片。一年过后,严粒的论文顺利通过校外盲审;又经过九死一生的努力,今天的严粒终于找到了待遇不错的工作,并成功落下了上海的户籍。。。。。。
十月五日晚上,我到底还是放了L君三个小时的鸽子。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个晚宴是严粒的父母主持的。两位淳朴的老人给我带来了一箱子虾辣酱,还有一大瓶小麻油。这些东西是严粒的家乡----安徽巢湖的土特产。装虾辣酱的那个纸箱外面,被结结实实捆了好几道胶带;小麻油的瓶口也用塑料布细细地包扎了好几层。
那天,我没有推辞严粒一家对我的贿赂;尽管那一箱东西拎在手里沉甸甸的,并且有点儿影响我的淑女风度。
当着几位师弟师妹的面,严粒说,当年她的论文外审,被我三番五次推倒她写的论文摘要,并在一怒之下亲自操刀给她完成了那个至关重要的文件;她说,她拿着那个800字的论文简介对着自己写的,翻来覆去看了一夜,终于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也许,任何教育模式都能培养人才。
不得不承认,严粒的那番马屁回忆,在我听来还是相当受用的,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