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校园教育杂谈80后 |
这是个楼梯拐角的一间。很奇特的是,仅这座综合楼就有几百间多媒体教室,而我却已经连续三个学期在这同一间教室上课。每次,只要走进这个教室,我就能够立即云淡风清,对台下的小脑袋们报以精神百倍的笑容。
我不是擅长在人前演讲的人,所以有课的前一天我就开始寝食不安。
曾经,我夹着讲义郁郁寡欢地独自行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在我家乡古老的观念里,那些靠“开口”混饭吃的职业都是令人鄙视的。因此有那么一些时刻,我为自己无法逃脱的教师命运而感到悲哀。何况,上台对于我是无法逾越的一道难关。第一次战战兢兢上讲台,我的白头发的头儿给我鼓劲说:别怕。讲课的时候你就把台下的人都想像成山羊,或者是大白菜。。。。。。
然而今天。这个218教室却仿佛有点儿异样。讲台前面的大屏幕上是蓝天白云。投影仪的两道蓝色光柱在一片静谧里显得分外清澈。听我课的这两个班,是青春即将散场的大四年级;这个学年,将是他们在母校的最后一段光阴。摆在他们面前的,除了考试和毕业论文,还有无休止的面试、实习和各种证书考级。
走向小小的讲台,我的耳朵里果然飘过阵阵窃窃私语;我听见“时佳易”和“纸条”这几个字。
时佳易,是一个眼睛细长的山东学生。每次上课他总是坐在前面第三排。从来不曾见他做过笔记,但却游刃有余地紧紧跟随着我讲授的思路。我的每一次反诘与提问,他总是那个回应最快、声音最洪亮的一个。有这样的学生在台下,我不再觉得教师这个职业仅仅是在给予。
但是今天,前面第三排的那个位子上却不见时佳易的影子。我心里“咯噔”了一声。
九十分钟的课程结束了。下课铃声一响,六十多号人马纷纷作鸟兽散。喊口令上课下课的班长一反常态陪着我慢慢收拾东西,关了电脑,放下屏幕。临走,他拿出一只大信封交给我。信封上规规矩矩写着:时佳易TO跨国公司老师------请回家再看。时佳易竟然不知道老师我的姓氏?时佳易给我写纸条竟然全班皆知?我的心里再次"咯噔"一声。
罗莎真的来了。耳边有风呼呼地刮,密密的雨点顷刻打湿了我的头发。冒着大雨钻进坐驾,我迫不及待地撕开信封-----天啊,里面竟然是一沓字条!按时间顺序,几乎每次课都有。
字条上都写了些什么呢?拿着字条,我感觉手微颤面孔发热。收起信封,我先发动了汽车。
在雨帘里把汽车开出一段,我终于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找了个僻静处把车停了下来。握着那些字条,我感觉是握住了青春;握住了那些掏空心思耽佳句的奋笔疾书啊!
抽出第一张纸条。看时间那是我第一次给“时佳易”们上课。纸条上写道:看着您的笑容,感觉你很幸福。。。。这都是些什么啊?
再抽出几张,纸条上写着:您看着就很聪明,我喜欢聪明的老师。。。老师,您做期货吗?我希望从课堂上学到一些期货投资的实战技巧。指数期货就要开始了。。。老师,您能不能不每堂课点名?这样太有压力。。。老师,女生都爱装,是吗。。。。老师,您这个发型不适合您。。。。
迅速浏览了上面几张纸条,看得我狂晕。
来不及读完,我把纸条仔细收好,再次发动汽车。车窗外,风吹着雨飘乱着,一如时佳易们飞扬的青春。。。。我仿佛又看到了我的和他们一样的青春,有一只鸟在雨中象纸条一样翩翩地飞。。。。我一直自信自己很了解学生,可这些纸条却开始动摇我的自负;
回家慢慢看。也许,台下大白菜的时代离时佳易们已经太远太远;而我,该怎样继续陪他们慢慢走呢?